ICS 59.080.30
W 59
乘用车顶蓬用针织复合面料
Knitted composite fabric for passenger car roof
2020 - 08 - 26发布 2020 - 09 - 0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675—2020
T/ZZB 1675—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技术要求 .......................................................................... 2
6 试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5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7
9 质量承诺 .......................................................................... 7
T/ZZB 1675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瑞安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华光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排名 不分先后) :新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佳合标准化信息技术事务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晓明、郑孝国、林良、陈洁、张成军、林锋锋、韩光寿、徐日忠、沈岩翔、
金爱蝶、郑英杰、刘雪。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楼才英。
本标准由瑞安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协会 负责解释。
T/ZZB 1675—2020
1 乘用车顶蓬用针织复合面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顶蓬用针织复合面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针织面料与聚氨酯泡沫或针织面料、 非织造布等经过粘合而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用于
乘用车顶蓬装饰的复合面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3820 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GB/T 3917.3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 4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宽幅的测定
GB/T 4669 —2008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ISO 3801:1977,MOD)
GB/T 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 16991 —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高温耐人造光色牢度及抗老化性能 :氙弧(ISO
105-B06:1998,MOD)
GB 19601 染料产品中 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
GB/T 19977 纺织品 拒油性 抗碳氢化合物试验
GB 20814 染料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
GB/T 33276—2016 汽车装饰用针织物及针织复合物
FZ/T 01118—2012 纺织品 防污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易去污性
FZ/T 54005—2010 有色涤纶低弹丝
FZ/T 60045—2014 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 雾化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T/ZZB 1675 —2020
2 4.1 设计研发
4.1.1 具备对乘用车顶蓬用针织复合面料结构及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分析和开发能力。
4.1.2 具备火焰复合工艺的开发能力。
4.1.3 具备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共染技术的研发能力。
4.2 材料
4.2.1 采用旦数为 40 D~150 D的涤纶低弹丝。
4.2.2 采用密度为 28 kg/m3及以上的海绵。
4.2.3 染料中染料的有害芳香胺和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应分别符合 GB 19601 和GB 20814 的规定。
4.3 工艺与装备
4.3.1 经编工序应采用 1 500转以上的高速经编机织造。
4.3.2 染色工艺应确保面料耐光色牢度不小于 4级,如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
4.3.3 复合工艺应确保产品剥离力不小于 8 N/5 cm,如采用双面火焰复合法。
4.3.4 采用高温定型工艺对产品进行后处理。
4.3.5 对生产过程开展质量追溯管理,如条码标识系统等。
4.4 检验检测
4.4.1 具备对原材料涤纶低弹丝的线密度和强力检测的能力。
4.4.2 具备对复合面料的断裂强力、耐磨、耐摩擦色牢度、燃烧性能、气味性、易去污性、疏水性、
防油性等项目检测的能力。
5 技术要求
5.1 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1 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性能要求
1 厚度偏差率/% ±10
2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5
3 断裂强力/N 纵向
≥350
横向
4 撕裂强力/N 纵向
≥40
横向
5 定负荷伸长率/% 纵向 ≥10
横向 ≥15
残余变形率/% 纵/横向 ≤5
6 剥离强力(常态)/N 表层与中层 纵/横向 ≥10
底层与中层 纵/横向 ≥20
T/ZZB 1675—2020
3 表1 (续)
序号 项目 性能要求
6 剥离强力(老化后)/N 表层与中层
纵/横向 ≥6
底层与中层
7 马丁代尔耐磨/ 级 色变 ≥3(不允许有洞)
8 耐摩擦色牢度/ 级 耐干摩擦
≥4
耐湿摩擦
9 耐光色牢度/ 级 色变 ≥4
10 耐水色牢度/ 级 色变 ≥4
11 热存放的尺寸稳定性/% ±2
12 燃烧性能 燃烧速度/ (mm/min) ≤80
13 甲醛含量/ (mg/kg) ≤5
14 雾化性能 雾化量/mg ≤2
15 气味性/级 ≤2
16 有机物挥发(以碳计)/ (μg/g) ≤50
17 易去污性 易去污
18 疏水性 无水滴渗入
19 防油性/级 ≥3
20 耐紫外线残余断裂强力 ≥原始值的40%
5.2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 的要求。
表2 外观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质量要求
1 尺寸偏差/mm ±10
2 色差a/级 ≥4
3 纬斜和弓纬/% ≤2.5
4 表面缺陷 不允许出现断经、停车痕、抽丝、钩丝、多粒结疵点、错花、稀密路针、污渍纱、染
料迹、污迹、绳状擦伤痕、布铗痕。
注:以卷装供货的疵点要求、其他疵点检验要求可以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a 色差是指同标准样、同批或批与批的对比。
6 试验方法
6.1 性能要求
6.1.1 厚度偏差率
按GB/T 3820规定的方法执行。
T/ZZB 1675 —2020
4 6.1.2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按GB/T 4669 —2008中3.3规定的方法执行。
6.1.3 断裂强力
按GB/T 3923.1 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6.1.4 撕裂强力
按GB/T 3917.3 规定的方法执行。
6.1.5 定负荷伸长率和残余变形率
按GB/T 33276—2016 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执行。
6.1.6 剥离强力
6.1.6.1 剥离强力(常态)
按GB/T 33
T-ZZB 1675—2020 乘用车顶蓬用针织复合面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37: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