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25. 220. 20 H 21 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8753.4-2005 代替GB/T8753—198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4部分: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法 Anodizing of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sealed anodic oxide coatings -Part 4 Dye spot test with prior acid treatment (ISO 2143:1981,Anodizing of aluminium and its alloys—Estimation of loss of absorptive power of anodic oxide coatings after sealing-Dye spot test with prior acid treatment,MOD) 2005-07-04发布 200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753.4—2005 前言 GB/T875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分为如下4个部分: -GB/T8753.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第1部分 无硝 酸预浸的磷铬酸法; GB/T8753.2—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2部分 硝酸 预浸的磷铬酸法; -GB/T8753.3-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3部分 导 纳法; GB/T8753.4--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4部分 酸处 理后的染色斑点法。 本部分为GB/T8753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2143:1981《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试验》(英文版),并根据ISO2143:1981重 新起草。本部分与ISO2143:1981的差异体现在编写格式方面,为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A中列出 了本部分章条和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的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代替GB/T8753--198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膜封闭后吸附能力的损失评定 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试验》。本部分与GB/T8753一1988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编写格式方面。 本部分适合于阳极氧化的生产控制检验,属无损检测方法 本部分规定的方法虽可以根据染色斑点进行分级,但是定量数据并不精确。不适于作为仲裁试验。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祖芳、李永丰、关业武、谭群燕、戴悦星、姚立群、章吉林。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标准发布情况为: -GB/T 8753-1988。 1

.pdf文档 GB-T 8753.4-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4部分 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8753.4-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4部分 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法 第 1 页 GB-T 8753.4-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4部分 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法 第 2 页 GB-T 8753.4-200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评定方法  第4部分 酸处理后的染色斑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6-30 19:30: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