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40 B 66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54—2018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timber forest of Acacia cincinnata 2018 - 04 - 03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3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1754—2018 * 2018 年 4 月第一版 2018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754—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子采收和储藏 .................................................................... 1 5 苗木培育 .......................................................................... 1 6 造林 .............................................................................. 2 7 抚育管理 .......................................................................... 3 8 有害生物防控 ...................................................................... 3 9 采伐管理 .......................................................................... 3 10 技术档案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适宜栽植区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卷荚相思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6 I DB35/T 175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漳浦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苏玮、陈碧华、蔡瑞生、陈卫莲、胡益芬、陈振忠。 II DB35/T 1754—2018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的种子采收和储藏、苗木培育、造林、抚育管理、有 害生物防控、采伐管理及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卷荚相思的短轮伐期用材林栽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000—2013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DB35/T 84 造林技术规程 DB35/T 169—1993 森林立地分类 DB35/T 641 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短轮伐期用材林 short-rotation timber forest 使用良种壮苗,以经济成熟龄为主确定轮伐期,定向培育,实施集约经营,以生产木材为主的人工 林。 4 种子采收和储藏 选择良种基地采种,果荚由青绿色变为褐色,开始采收种子。 种子采集晒干,含水率在4%~5%,将其储藏于5 ℃~15 ℃低温、干燥的容器中。 5 苗木培育 5.1 种子消毒 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取出阴干。 1 DB35/T 1754—2018 5.2 种子处理 用10倍种子量的开水烫种并自然冷却,反复搓擦种子,去掉表面的蜡质,清洗后用清水浸泡24 h, 捞去浮于水面的瘪粒,将膨胀的种子取出。未膨胀的种子继续用40 ℃~80 ℃热水烫种,反复搓擦后清 洗、浸泡至种子膨胀。将膨胀的种子均匀放置于器皿中,用纱布盖好,放置通风处,催芽温度保持在 25 ℃~30 ℃,每日翻动种子并浇水3~5次,催芽2 d~3 d后种子开始露白,可选出播种。 5.3 育苗 5.3.1 苗圃地选择 圃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和排灌方便的农田或新开荒地。 5.3.2 营养土及育苗配置 营养土按50%黄心土、35%火烧土、10%有机肥、5%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的比例混合配制,容器规格 一般为7 cm×11 cm。 5.3.3 播种、移植 将经催芽的种子直接播入容器中(每袋2~3粒),或先播种于苗床中,苗木出齐后再移植入育苗容 器中。 5.4 苗木管理 播种或移植后,用透光度50%~60%的遮阳网架空遮盖苗床5 d~10 d,气温低于10 ℃时要加塑料薄 膜保温;保持苗床的湿度80%以上,温度在15 ℃以上,调节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 苗木出齐或移植成活后,撒除遮阳网,确保光照充足。应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浇水,浇水宜采用 微喷法保持营养土湿润。保持湿度在70%以上,每间隔15 d~20 d施1%~2%的复合肥溶液肥一次。间 隔1~2周,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杀菌。 5.5 出苗 苗高20 cm~30 cm,地径0.2 cm以上,符合LY/T 1000—2013中规定的Ⅰ、Ⅱ苗方可出圃造林。 6 造林 6.1 造林规划设计 按照DB35/T 84和DB35/T 641的规定。 适宜造林的区域见附录A。 6.2 林地选择 适宜在最低气温5 ℃以上,年积温7 000 ℃以上,符合DB35/T 169—1993中规定的Ⅲ类地以上的林 地造林。 6.3 林地准备 6.3.1 林地清理 秋冬季,带状或块状劈除林地的灌木、杂草或清理采伐剩余物。 2 DB35/T 1754—2018 6.3.2 挖穴整地 块状整地,穴规格50 cm×30 cm×30 cm。造林前1~2周施钙镁磷或过磷酸钙基肥300 g/穴~ 500 g/穴,回填时搅拌均匀。 6.3.3 白蚁防治 造林前施用灭蚁灵诱杀包诱杀白蚁,造林时采用200~300倍毒死蜱稀释液或500倍白蚁宁溶液浸泡 苗木的根部。 6.3.4 初植密度 2 2 1 800 株/hm ~2 200 株/hm ,立地条件好的适当稀植,反之适当密植。 6.4 栽植 栽植季节在3中下旬至4月下旬。栽植时,要求除掉育苗袋(可自然降解的容器除外),保持根团完 整,提苗入穴后,分层回填表土、压实至穴面,最后培上松土,培土高度以高于苗木出圃土痕或容器苗 原基质表面5 cm~10 cm为宜。若造林成活率低于95%,应及时补植。 7 抚育管理 7.1 施肥 每年施肥1~2次。幼龄林每株施肥200 g~300 g,以NPK含量为(25-15-10)的高NP复合肥为主。中 龄林以后每株施肥400 g~500 g,以NPK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为主。 7.2 除草 造林当年松土锄草抚育1~3次,2 a~3 a进行松土锄草1~2次,4 a以后视林地的情况进行劈草 抚育。 7.3 抚育间伐 按照GB/T 15781的规定。 8 有害生物防控 采用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导,无公害药物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病 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B。 9 采伐管理 按照LY/T 1646的规定。 3 DB35/T 1754—2018 10 技术档案 10.1 档案卡 以小班为单位建立小班档案卡。 10.2 主要内容 包括造林设计文件、图表、档案种类名称,造林方法、密度、种苗来源、种子质量、苗木规格和抚 育措施,幼林抚育间伐,病虫害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防护措施、效果。施工单位、用工量和投资, 科研项目投入及取得成果,技术推广项目和取得的效益等。 10.3 档案记载 认真填写档案卡,每年持续记载小班经营管理活动和林木生长等情况。 10.4 档案管理 技术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坚持按时填写,不得弄虚作假。技术档案应由业务领导和技术人员审查签 字,并逐步实行技术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技术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如实填写,由业务领导和技术人员审查签字,并逐步实行现代化管理。 4 DB35/T 1754—2018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适宜栽植区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适宜栽植区见表A.1。 表A.1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适宜栽植区 地区(市) 县市区(完整县) 县市区(不完整县) 漳州市 漳浦、云霄、诏安、东山、龙海、芗城、龙文 平和、南靖、华安、长泰 厦门市 翔安、同安、集美、海沧 — 泉州市 惠安、石狮、晋江、南安、 安溪、永春、德化 莆田市 — 莆田、仙游、城厢、涵江 福州市 平潭、长乐 连江、福清 5 DB35/T 1754—2018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卷荚相思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卷荚相思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B.1。 表B.1 卷荚相思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拉丁学名 主要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由白粉菌(Oidium sp.)引起,主要 发生在苗期和幼树的嫩芽和嫩技, 相思白粉病 Oidium sp. 受害叶片和嫩芽有白色粉状物,叶 片变暗无光泽,多发生在3月至5月 选用20%粉锈灵2 000倍液,每隔 10天施用一次,连续2~3次。 雨季高

pdf文档 DB35-T 1754-2018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754-2018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754-2018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754-2018 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6:15: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