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44233.4
(22)申请日 2022.07.18
(71)申请人 中国医学 科学院肿瘤医院
地址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
号
(72)发明人 刘梅 高麟芮 肖泽芬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11210
专利代理师 刘艳艳
(51)Int.Cl.
C12Q 1/6886(2018.01)
C12Q 1/6851(2018.01)
C12N 15/1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疗效预测
的标志物及其应用与试剂盒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
放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及其应用与试剂盒, 所述
标志物包 括miR‑143‑3p和miR‑223‑3p。 本发明中
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
的动态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接受放疗后的预
后相关, 可作为食管癌放疗中外周血动态监测指
标, 为miR ‑143‑3p和miR‑223‑3p成为疗效预测的
有效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指导临床局部晚期 食管鳞癌的个体化治疗。 miR ‑
143‑3p和miR ‑223‑3p的联合预测准确性为
82.5%。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0页
CN 115261472 A
2022.11.01
CN 115261472 A
1.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miR ‑143‑3p
和miR‑223‑3p。
2.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疗效预测的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包括miR ‑143‑3p
的引物和miR ‑223‑3p的引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物在制备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疗 效预测的试剂
盒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 提取待测样品的RNA, 进行逆转录反应, 得到 cDNA;
(2) 加入miR ‑143‑3p、 miR‑223‑3p及内参的引物, 将步骤 (1) 得到的cDNA分别进行实时
定量PCR反应;
(3) 计算目的基因在待测样品中 的相对含量, 所述目的基因包括miR ‑143‑3p、 miR‑223‑
3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所述实时定量PCR反应的反应
条件如下:
95℃DNA聚合酶活化15mi n; 94℃变性15s, 5 5℃退火3 0s, 70℃延伸3 0s, 40个循环。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61472 A
2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 疗效预测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与试剂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及肿瘤学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 涉及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
鳞癌放疗 疗效预测的标志 物及其应用与试剂盒。
背景技术
[0002]GLOBPCAN2018数据显示, 2018年有57.2万人新诊断为食管癌, 50.9万人死于食管
癌, 在所有肿瘤中分别排在第七位和 第六位。 在我国, 食管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四
位的肿瘤。 中国的食 管癌有其特有的疾病谱, 西方国家十几年来腺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而
中国仍以鳞癌为主 要的病理类型, 占90%以上。
[0003]食管癌起病隐匿, 且由于筛查普及性不足, 65%的食管癌在诊断时往往已经发展
到局部晚期(T3,T4/N+)甚至晚期。 放射治疗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局
部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 标准治疗是RTOG ‑8501确立的50.4Gy的同步放化疗, 患者5年生存
率仅为26%, 随着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应用, 其5年生存提高到34% –45.6%。 然而RTOG ‑
8501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 同步放化疗/放疗的失败模式均以局部失败为主(原发肿瘤: 25 ‑
37%, 区域淋巴结13 ‑16%), 这说明50.4Gy的放疗剂量并不可以使所有患者获得满意的局
部区域控制率, 在不增加副反应的情况下, 原发灶可能需要接受更高的放疗剂量。 因此, 对
于不同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放疗
敏感性, 在治疗开始前或治疗中获得可以预测放疗疗效的指标, 将有助于将ESCC分为不同
的敏感类型, 优化临床治疗决策。
[0004]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是对不同预后的患者作出区分。 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
的食管癌患者, 术后病理获得病理完全反应(pCR)或降期的患者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率高于
无治疗反应或大体肿瘤残留的患者, 因此术前同步放化疗后如果临床完全缓解, 非手术治
疗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可减少手术创伤,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仍缺乏足够准确的方
法定义“放化疗后完全缓解 ”, 给临床治疗 决策带来了困难。 由于食管是软组织构成的空腔
脏器, 临床现有的主要手段中, CT受限于软组织分辨率不佳, MRI受限于食管自身蠕动和心
脏大血管搏动的影响, 而食管镜对壁外病变观察不佳, 食管造影在测量上精度不足, 如何在
放疗后准确判定临床完全缓解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虽然可以通过食 管镜下“多点活检 ”的
方式获得病理诊断, 但其因预测效果灵敏度较差及有创操作的原因, 在临床中难以得到广
泛应用, 因此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创伤较大的手术, 通过术后病理才能证实pCR。 至少两项随
机研究的结果显示同步放化疗后做或不做手术两种方式患者生存无差异, 表明手术尽管提
高了局部控制, 并未提高患者生存。 在功能影像方面, PET ‑CT尽管在肺癌、 淋巴瘤的疗效评
价中显示出较好的预测作用, 但一项纳入了697例食管癌患者的系统性综述认为现有研究
结果十分矛盾, 不能将PET ‑CT作为食管癌疗效评价的标准方法。 因此, 临床上急需更加精
准、 便捷的放疗疗效判断 “工具”, 对患者的放疗疗效进 行判断, 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合的治疗
手段。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15261472 A
3
专利 一种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及其应用与试剂盒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8: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