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70364.5 (22)申请日 2022.06.14 (71)申请人 苏州西山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东长路18号3 5幢 (72)发明人 芭菈蒂 李彤 杨玲焰 朱婷  时长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新知行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32414 专利代理师 郑丽玲 (51)Int.Cl. C12Q 1/689(2018.01) C12Q 1/6851(2018.01) C12N 15/11(2006.01) C12N 15/70(2006.01)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 光定量PCR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 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 步骤包 括: 从样本中提取DNA; 配置荧光定量qPCR反应的反 应体系; 荧光定量qPCR反应的反应程序为: 在PCR 仪中预变性20 ‑40s, 然后变性3 ‑6s, 然后退火延 伸25‑40s, 采集信号, 并按上述过程进行30 ‑60个 循环; 在所述整个体系扩增结束后, 读取循环数 Ct值以及扩增曲线, 根据循环数Ct值和扩增曲线 来进行检测结果的判断。 本发明采用实时荧光定 量方法操作简单快捷, 引物设计的局限性小, 且 无需再设置熔解曲线检测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数 据分析更加简单直观; 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可检 测低至30拷贝数/反应,且探针法只与目的序列 结合, 显著提高了敏感性、 特异性和重复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序列表1页 附图3页 CN 115074452 A 2022.09.20 CN 115074452 A 1.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 括以下步骤: S1、 从样本中提取DNA; S2、 配置荧光定量qPCR反应的反应体系, 反应体系包括Premix  Taq酶、 上游引物、 下游 引物、 探针、 校正染料、 PCR专用水和DNA模板; S3、 荧光定量qPCR反应的反应程序为: 在PCR仪中预变性20 ‑40s, 然后变性3 ‑6s, 然后退 火延伸25 ‑40s, 采集信号, 并按上述过程进行3 0‑60个循环; S4、 在所述整个体系扩增结束后, 读取循环数Ct值以及扩增曲线, 根据循环数Ct值和扩 增曲线来进行检测结果的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qPCR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 游引物的DNA序列为SEQ  ID NO: 1, 下游引 物的DNA序列为SEQ  ID NO: 2, 探针 的DNA序列为 SEQ ID NO: 3, 扩增片段15 3 b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qPCR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3中, 在荧光定量qPCR反应中, 在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序 列, 探针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团, 探针完整时, 报告荧光基团 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荧光基团吸收, 检测不到荧光; 在PCR扩增时, Premix  Taq酶的5’ → 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 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 报告荧光基团释放 并发出荧 光, 荧光能被检测仪器接收, 通过荧 光信号的强弱对PCR产物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3中, PCR扩增采用的阳性质控质粒的制备方法是: 以p UC57为载体插入唐菖蒲伯 克霍尔德氏菌特异 性保守序列合成的质粒穿刺菌转 染到大肠杆菌D H5a中, 摇菌增殖后采用 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纯化质粒,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并用无菌TE缓冲液将阳性质控质 粒浓度稀释至 3.0×1010拷贝数/ μ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质粒合成序列为SEQ  ID NO: 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1中, 根据样本类型, 采用天根细菌、 口腔拭子、 血液/细胞/组织提取试剂盒, 来 提取样本的核酸DN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4中, 当有扩增曲线, 且Ct 值≤35,判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 当无扩增曲 线, 且Ct值显示Undet或N/A时, 或者有扩增曲线, Ct值>37时, 判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阴性; 当有扩增曲线, 35<Ct值≤37, 建议重复一次实验, 复孔检测, 若结果相同, 则判定35< Ct值≤36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 36<Ct值≤37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可疑, 建议 重新采样检测或将样本扩菌处理后, 重新提取测试; 若 无扩增曲线, 则判定为唐菖蒲伯克霍 尔德氏菌阴性。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74452 A 2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 量PCR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Burkholderia  gladioli,  B. gladioli) 是一种广泛存 在于水、 土壤、 植物和水果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主要被鉴定为植物病原体。 形状为杆状, 需 氧兼微需氧, 有动力, 不发酵。 对于人体来说,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是引起囊性纤维化患 者肺部感染的元凶。 对于动物来说, 免疫缺陷的小鼠会因为饮用受污染的水而被感染, 出现 头部倾斜症状。 [0003]该菌目前已发现有四个致病变型, B.  gladioli  pathovar  gladioli会导致唐菖 蒲和鸢尾的玉米叶病害; B.  gladioli  pathovar  allicola会导致洋葱鳞茎腐烂; B.gladioli pathovar  agaricicola会导致蘑菇软腐, B.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ans 会产生致命的毒素, 导致食物中毒。 在2004年的一项关于因中耳炎而导致头部严重倾斜的 无胸腺裸鼠研究中, 设计了一对针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16S  rRNA基因的特异引物, 并 对小鼠耳分泌物的样本进行PCR检测, 结果证实了该菌的存在。 最近, 有报道关于免疫缺陷 小鼠头部倾斜的病例, 通过飞行时间质谱方法确定病原体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研究 发现了是由于小鼠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导致的感染。 人一旦感染上, 会引发慢 性肉芽肿、 肺 炎、 菌血症, 可能会导 致免疫抑制患者死 亡。 [0004]然而, 关于小鼠感染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的研究较少, 故本发明旨在建立一种 于基于Taqman探针的荧 光定量PCR方法, 用于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感染与否 。 [0005]目前来说,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主要通过非培养 的方法检测, 包括荧光原位杂 交(FISH)、 DNA微阵列、 普通PCR、 多重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实时环介导等温扩增PCR (LAMP)。 [0006]在早期研究中, 使用选择性琼脂培养法和PC R‑RFLP方法来检测囊性纤维化(CF)患 者的痰液样本中的除B.  gladioli以外的洋葱伯克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BCC) , 通过  recA 靶向基因 的PCR扩增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实现BCC 的快速检测。 结果表明, 在100个CF患者样 本中, 在19份培养阳性的痰样 本中检测到17个BCC 阳性, 另外的两个PC R阴性样品检测结果为B.  gladioli。 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06 CFU / g 痰液, 这是由于该PCR方法的扩增片段较大, 为1040  bp, 为普通PCR方法, 敏感性不够, 所 以无法检测到较低水平的感染。 [0007]另一项研究是基于靶向16S和23S  rRNA基因序列的普通PCR法检测CF患者痰样本 中的B. gladioli, 达到快速区分B.  gladioli和BCC的目的。 将培养法检测需要的时间5天, 缩短为5小时, 但这项研究并没有提及检测的敏感性。 由于BCC和B.  gladioli与CF患者的肺 部感染密切相关, 因此对他们的种属特异性检测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一些研究是通过 物种特异性PCR  (SS‑PCR)法快速鉴定这种细菌。 通过PCR法扩增23S  rRNA基因区域的序列,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507445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检测小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7: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