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25095.0 (22)申请日 2022.06.02 (71)申请人 湖北省食品质量 安全监督检验研究 院 地址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技术开 发区药监 二路8号 申请人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鸣秋 余祝君 刘艳 余军伟  彭青枝 周艳琼 周陶鸿 张莉  范志勇 李诗瑶 王遵浩 周倩  臧伟庆 尤其敏 林艺志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 4525 专利代理师 张腾(51)Int.Cl. C12Q 1/689(2018.01) C12Q 1/6858(2018.01) C12N 15/11(2006.01) C12R 1/19(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CPA引 物组合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 希氏菌的交叉引物核酸恒温扩增引物组合和方 法。 该引物组合用于检测stx1a、 stx1c、 stx1d、 stx2a、 stx2b、 stx2c、 stx2d、 stx2e、 stx2f和 stx2g共10种基因亚型, 包含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的引物组I, SEQ  ID NO:6~10的引物 组II,SEQ  ID NO:11~20的引物组III。 本发明提 供的方法操作简单, 特异性好、 灵敏度高, 可在 50min内完成核酸检测, 为监管部门对重大活动 保障和突发应急事件中食品致病菌检测提供快 速的筛查结果。 同时, 本发明首次设计筛选引物 组合实现STEC全部基因亚型的检测, 结合核酸检 测试纸条及一体化检测装置可实现全过程无仪 器依赖及可视化结果判断, 极大满足了现场检测 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7页 序列表4页 附图2页 CN 114908179 A 2022.08.16 CN 114908179 A 1.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 大肠埃希氏菌的CPA引物组合, 由引物组I I或引物组I II组成, 引物组II, 用于检测待测物是否含stx1亚型STE C, 包括: 剥离引物stx1 ‑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剥离引物stx1 ‑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交叉引物stx1 ‑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检测引物stx1 ‑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检测引物stx1 ‑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引物组III, 用于检测待测物是否含stx2亚型STE C, 包括: 剥离引物stx2 ‑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 剥离引物stx2 ‑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剥离引物stx2 ‑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剥离引物stx2 ‑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交叉引物stx2 ‑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交叉引物stx2 ‑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 检测引物stx2 ‑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检测引物stx2 ‑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 检测引物stx2 ‑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 检测引物stx2 ‑1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 检测引物stx1 ‑4/stx2‑7/stx2‑8的5'末端标记有异硫氰酸荧光素基团, 检测引物 stx1‑5/stx2‑9/stx2‑10的5'端标记有生物素荧 光基团。 2.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CPA引物组合的试剂, 其特 征在于: 含引物组I I的CPA反应 体系如下: 成分保存 浓度加样量 Bst酶5U/ μL  1~3 μL Bst酶缓冲液10X  2.5 μL 剥离引物stx1 ‑1为SEQ ID NO.6: 10 μmo l/L 0.5~1.5~ μL 剥离引物stx1 ‑2为SEQ ID NO.7: 10 μmo l/L 0.5~1.5 μL 交叉引物stx1 ‑3为SEQ ID NO.8: 10 μmo l/L 2.0~4.0 μL 检测引物stx1 ‑4为SEQ ID NO.9: 10 μmo l/L 1.25~3.25 μL 检测引物stx1 ‑5为SEQ ID NO.10: 10 μmo l/L 1.25~3.25 μL DNA样品5 μL 双蒸水补足体积至25 μL 总体积25 μL 含引物组I II的CPA反应 体系如下: 成分保存 浓度加样量 Bst酶5U/ μL1~3 μL Bst酶缓冲液10X  2.5 μL 剥离引物stx2 ‑1为SEQ ID NO.11: 10 μmol/L 0.5~1.5~ μL 剥离引物stx2 ‑2为SEQ ID NO.12: 10 μmo l/L 0.5~1.5 μL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908179 A 2剥离引物stx2 ‑3为SEQ ID NO.13: 10 μmo l/L 0.5~1.5 μL 剥离引物stx2 ‑4为SEQ ID NO.14: 10 μmo l/L 0.5~1.5 μL 交叉引物stx2 ‑5为SEQ ID NO.15: 10 μmo l/L 2.0~4.0 μL 交叉引物stx2 ‑6为SEQ ID NO.16: 10 μmo l/L 2.0~4.0 μL 检测引物stx2 ‑7为SEQ ID NO.17: 10 μmo l/L 1.25~3.25 μL 检测引物stx2 ‑8为SEQ ID NO.18: 10 μmo l/L 1.25~3.25 μL 检测引物stx2 ‑9为SEQ ID NO.19: 10 μmo l/L 1.25~3.25 μL 检测引物stx2 ‑10为SEQ ID NO.20: 10 μmo l/L 1.25~3.25 μL DNA样品5 μL 双蒸水补足体积至25 μL 总体积25 μL 其中Bst酶缓冲液的成分为200~500mM  Tris‑HCl、 100~300mM  (NH4)2SO4、 100~300mM   KCl、 20mM  MgSO4、 质量百分比1%~5%Trito n X‑100, 25℃环境下, pH值 为8.0~8.8。 3.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 大肠埃希氏菌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提取待测样品DNA; 步骤二, 配制包 含引物组I的反应 体系, 各成分比例如下: 成分保存 浓度加样量 Bst酶5U/ μL1~3 μL Bst酶缓冲液10X2.5 μL 剥离引物uidA ‑1为SEQ ID NO.1: 10 μmo l/L 0.5~1.5~ μL 剥离引物uidA ‑2为SEQ ID NO.2: 10 μmo l/L 0.5~1.5 μL 交叉引物uidA ‑3为SEQ ID NO.3: 10 μmo l/L 2.0~4.0 μL 检测引物uidA ‑4为SEQ ID NO.4: 10 μmo l/L 1.25~3.25 μL 检测引物uidA ‑5为SEQ ID NO.5: 10 μmo l/L 1.25~3.25 μL DNA样品5 μL 双蒸水补足体积至25 μL 总体积25 μL 其中Bst酶缓冲液的成分为200~500mM  Tris‑HCl、 100~300mM  (NH4)2SO4、 100~300mM   KCl、 20mM  MgSO4、 质量百分比1%~5%Trito n X‑100, 25℃环境下, pH值 为8.0~8.8; 引物组I用于检测待测样品DNA是否含有大肠埃希氏菌; 步骤三, 将所述反应 体系充分 混匀, 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 反应条件为6 0~67℃, 30~50min; 步骤四, 恒温扩增结束后, 用一次性核酸检测试纸条检测, 5mi n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如果无红线出现, 表明检测失败, 需要重新检测,若仅在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 线, 表示待测样品中未检出目标基因; 若 出现两条 红线, 一条检测线, 一条质控线, 表示待测 样品中检出目标基因; 步骤五, 若步骤四中出现两条红线, 配制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引物 组II的反应体系和 含引物组I II的反应体系; 步骤六, 将含引物 组II的反应体系和含引物 组III的反应体系充分混匀, 恒温条件下进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90817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CPA引物组合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CPA引物组合及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CPA引物组合及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CPA引物组合及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7: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