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02368.7
(22)申请日 2022.06.20
(71)申请人 广东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
地址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人民大道
南57号广东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
(72)发明人 潘庆军 廖淑珍 刘华锋 陈小群
郭丰彪 杨拉维 杨陈 陈嘉轩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许东辉
(51)Int.Cl.
C12Q 1/6888(2018.01)
C12N 15/1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转录组学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为miRNA‑519e‑5p,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
示。 本发明将所述生物标志物在嗜碱性粒细胞活
化检测制剂中应用, 还将所述生物标志物在嗜碱
性粒细胞活化抑制剂中应用。 本发 明为开展检测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及相关功能研究提供了新途
径及强有力的分子学基础, 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推
广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序列表1页 附图3页
CN 114990229 A
2022.09.02
CN 114990229 A
1.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 关的生物标志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标志物为miRNA ‑
519e‑5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iRNA‑519e‑5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引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标志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物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检测
制剂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制 剂为基于基因芯片检测或实时
荧光定量PCR检测所述 生物标志 物表达水平的试剂。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标志 物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抑制剂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抑制剂包括miR ‑519e‑5pmimic。
8.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为试剂盒、 芯片或检测平
台; 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标志 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物。
9.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抑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为试剂盒、 芯片或检测平
台; 所述系统包括miR ‑519e‑5p mimic。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90229 A
2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转录组学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
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嗜碱性粒细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 basophil)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中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在 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也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 活化是
嗜碱性粒细胞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关键, 对其活化机制的研究, 已从经典的IgE途径介导的活
化, 发展到白细胞介素 ‑33、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等多途径介导的活化。 嗜碱性细胞可
被许多信号激活, 包括细胞因子、 抗原 ‑抗体复合物、 蛋白酶、 寄生抗原、 病毒抗原、 Toll样受
体激动剂和补体成分, 这些信号分子与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存在的免疫球蛋白受体、 TLR、 趋
化因子受体(CCRs、 CXCRs)及细胞因子受体(IL ‑3R、 IL‑33R、 TSLPR、 IL ‑18R)等受体结合, 从
而嗜碱性粒细胞发生活化。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 可产生一系列的效应分子, 如组胺、 白三
烯C4、 抗菌肽、 免疫调节细胞因子(IL ‑4/IL‑6等)。 这些效应分子可进一步通过直接或间接
的途径发挥嗜碱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0003]研究发现, 在不同疾病状态下多种途径可以介导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然而, 目前抑
制IgE介导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的方案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案为Anti ‑IgE单抗(如
Omalizumab), 通过结合游离IgE和类别转换后IgE+B细胞表面的mIgE, 进行外周血循环中的
IgE进行清除, 从而降低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后介导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减少嗜
碱性粒细胞活化后的快速脱颗粒, 减少组胺和LTC4等活性物质的释放, 已用于支气管哮喘
和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然而, 该方案仍存在不足之处: 无特异性, 可结合所有
的IgE抗体, 并非 “过敏原”特异性的IgE抗体; 仅可清除游离的IgE, 对于已经和细胞结合的
IgE基本无作用, 即不适宜用于嗜碱性粒细胞已活化后疾病的治疗。 第二种方案是指正处于
研发的抑制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的化学小分子药物。 主要以IgE介导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信
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的一系列关键激酶(Lyn、 Syk、 BTK、 PI3K、 AKT、 PKC、 FK ‑BP、 KDR、 KIT和
FLT3等)为靶标。 目前, 这些化学小分子药物尚处于研发阶段, 未能应用于临床。
[0004]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
miRNA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近年来, miRNA的研 究主要集中于其
转录后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miRNA可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结合mRNA的3'端非编码区
(3'untranslatedregions, 3'UTR),随即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 从而调控基因的表
达。 据报道, miRNA可调控人类近1/ 3的基因, 包括至少6 0%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
的生物标志 物及其应用。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4990229 A
3
专利 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6: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