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B66 四 川 DB5101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101/T 36—2018 雷竹栽培技术规范 2018 - 12 - 25 发布 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5101/T 36—2018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造林................................................................................................................................................................. 2 5 抚育管理......................................................................................................................................................... 3 6 病虫害防治..................................................................................................................................................... 5 7 竹笋采收.........................................................................................................................................................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雷竹禁用农药种类...................................................................................................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雷竹主要病虫害常用防治方法............................................................................... 7 I DB5101/T 3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都江堰市凯达绿色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琦、陈俐娥、陈旭、蒋丽琼、骆光文、胡古、庞迎春、何兵、朱财宽。 II DB5101/T 36—2018 雷竹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竹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竹笋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雷竹的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母竹 具有繁殖能力且用来定植的优良竹株。 3.2 竹鞭 在地下生长的茎,其节上具根和可分化成笋或鞭的芽。 3.3 来鞭 鞭芽分化生长为母竹的鞭段。 3.4 去鞭 从母竹开始向外生长的鞭段。 3.5 1 DB5101/T 36—2018 秆柄 母竹竹篼基部与竹鞭的连接部位。 3.6 钩梢 用钩刀钩去或砍去竹梢顶部,以降低竹株高度,减少风雪为害,保护立竹的方法。 4 造林 4.1 造林地选择 4.1.1 产地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要求;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4.1.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0℃~18℃以上;2月~4月,8月~9月有较丰富的降水;冬季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5℃。 4.1.3 土壤条件 沙壤土或黏土,PH4.5~7.0,土层不深于40cm,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4.1.4 地形条件 坡度2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灌溉条件充足。 4.2 林地整理 4.2.1 整地方法 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清除石块、树蔸、竹蔸。平地、农田应开排水沟,沟宽25cm,深30cm,间隔 10m。 4.2.2 整地深度 翻耕深度宜为30cm~40cm,山坡地不需要翻耕。 4.2.3 挖穴 等高线“品”字布穴,穴长60cm,宽40cm,深40cm;株行距2m×3m~3m×3m。 4.3 母竹选择 4.3.1 母竹的栽培类型 宜选择出笋早、产量高的优良栽培类型,如细叶乌头竹等。 4.3.2 母竹质量 母竹应符合以下要求: 2 DB5101/T 36—2018 ——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 ——年龄 1 年~2 年生; ——胸径 2cm~4cm; ——高度 1.5m~2.5m; ——留来鞭 10cm~20cm、去鞭 20cm~30cm,带土球; ——留枝 2~4 盘。 4.3.3 母竹的挖掘 保护鞭芽和秆柄,保留健壮芽5个以上。宜选择竹鞭为浅黄色的竹株做母竹,竹鞭发黑或腐烂、鞭 上无芽的竹株不应做母竹。 4.3.4 母竹的运输 保护好鞭芽与秆柄,避免震落宿土;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长途运输宜用油布覆盖竹株,减少水分 蒸发。 4.4 栽植方法 4.4.1 栽植时间 宜为每年2月、5月、6月、9月、11月。 4.4.2 栽植密度 2 2 宜为900株/hm ~1500株/hm 。 4.4.3 栽植技术 母竹的竹鞭平置,深20cm~25cm,鞭土密接,下紧上松,浇水保湿,打桩固定。 5 抚育管理 5.1 幼林抚育 5.1.1 水分管理 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1.2 松土除草 一年松土3次,适时除草。 5.1.3 合理施肥 5.1.3.1 一年施肥三次,结合松土进行。第四年以后按成林标准施肥。 5.1.3.2 第一年,种植时每株母竹可施人畜尿 5kg;三个月后,每株母竹可施专用复合肥 0.1kg;六个 月后,每株母竹施专用复合肥 0.2kg。 2 5.1.3.3 第二年,3 月、6 月、9 月施三次专用复合肥,共计 900kg/hm 。 2 5.1.3.4 第三年,3 月、6 月、9 月施三次专用复合肥,共计 1800kg/ hm 。 5.1.4 母竹留养 3 DB5101/T 36—2018 5.1.4.1 5.1.4.2 5.1.4.3 5.1.5 按照留远挖近,留大挖小的疏笋养竹原则,选留均匀健壮的母竹。 2 2 造林后第一年,留新竹 1500 株/hm ~2500 株/hm 。 2 2 造林后第二年、第三年,留新竹 3500 株/hm ~4500 株/hm 。 套种 新造林地第一年和第二年可套种豆科矮杆农作、药材等经济作物,以耕代抚。 5.1.6 竹林保护 新竹6月进行钩稍,留枝12档~16档;禁止农畜进入,防止病虫为害;冬季摇雪,防止雪压;进行 必要的补植。 5.2 成林丰产培育 5.2.1 松土 5.2.1.1 5.2.1.2 5.2.2 竹林更新 5.2.2.1 5.2.2.2 5.2.2.3 5.2.3 结合施肥进行。 5月~6月深翻松土,深20cm~25cm;8月~9月浅削松土,深10cm~15cm。 2 2 立新竹密度宜保持在8000株/hm ~10000株/hm ;1年~3年新竹应占75%以上。 母竹保留4年,结合松土连蔸清除5年以上老竹及老残病竹。 及时挖去开花竹,适当增施氮肥,加强管理。 钩梢 6月份进行钩稍,留枝12档左右。 5.2.4 施肥 5.2.4.1 根据土壤和竹子生长情况平衡配方施肥,有机肥、生物肥、化肥合理搭配施用。 5.2.4.2 化肥应与腐熟有机肥配合施用;人畜粪肥、饼肥等农家肥,应高温发酵腐熟后施用;不应使 用含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垃圾污泥及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获批准生产的肥料产品。 2 2 2 5.2.4.3 每年宜施氮 450kg/hm ,磷 150kg/hm ,钾 300kg/hm ;可根据目标竹笋产量与土壤肥力按氮、 磷、钾比例 3:1:2 适当增减。 5.2.4.4 5 月~6 月施长鞭肥,9 月施催芽肥,12 月施孕笋肥,次年 3 月施长笋肥。 5.2.5 水分管理 5.2.5.1 在 3 月~5 月竹笋生长期、6 月~7 月竹鞭生长期、8 月~9 月笋芽分化期,应保持土壤水分 充足,如降水不足,竹林干旱,应及时灌溉。 5.2.5

pdf文档 DB5101-T 36-2018 雷竹栽培技术规范 成都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01-T 36-2018 雷竹栽培技术规范 成都市 第 1 页 DB5101-T 36-2018 雷竹栽培技术规范 成都市 第 2 页 DB5101-T 36-2018 雷竹栽培技术规范 成都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29:5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