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80 B 13 襄 DB4206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6/T 6—2017 襄阳市粳稻甬优 4949 肥水高效管理技术规 程 2017 - 10 - 12 发布 襄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1 - 12 实施 发 布 DB4206/T 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襄阳市农业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 肥所、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汤颢军、彭成林、段建设、郝福新、袁家富、郭光理、朱红英、魏洪亮。 I DB4206/T 6—2017 襄阳市粳稻甬优 4949 肥水高效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襄阳市粳稻品种甬优4949目标产量氮磷钾肥总施用量、肥料运筹、肥水耦合关键时期 及环境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襄阳市粳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7891 优质稻谷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精准定量施肥 根据粳稻甬优4949品种目标产量需氮磷钾量、每百公斤稻谷需氮磷钾量、土壤供氮磷钾量及当季氮 磷钾肥利用效率的计算公式,确定当季氮磷钾肥施用总量,实现精确定量施肥。 3.2 肥料运筹 水稻高产高效模式下,氮磷钾肥中基肥、蘖肥和穗肥的合理施用比例。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 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分蘖肥是在水稻移栽后为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而施用的肥料,一般在栽后5-7天 施用;穗肥是指水稻幼穗分化期间施用的肥料。 3.3 肥水耦合 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建立合理的水肥互作模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节约灌溉用水和不增加施 肥量的前提下达到既保证水稻优质 高产又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效果。 1 DB4206/T 6—2017 3.4 甬优 4949 系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三系籼粳杂交品种,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 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4.68公斤,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4.95%。米质经农业部食品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属中熟籼粳杂交中稻 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绿,剑叶内卷、直挺。穗粒数较多,着粒均匀,谷粒卵 圆型。后期熟相较好。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6.1万,株高111.0厘米,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233.3 粒,每穗实粒数203.7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3.99克。全生育期132.7天,比扬两优6号短11.6天。 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4 环境条件 4.1 土壤条件 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 4.2 灌溉条件 排灌方便,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 5 主要肥料指标 5.1 氮磷钾经济施用量 -2 甬优4949单产10500kg稻谷需要氮素(纯N)的经济施用量为247~297 kg•hm 、磷素(P2O5)的经济 施用量为116~132 kg•hm-2、钾素(K2O)的经济施用量为150~234 kg•hm-2。 5.2 氮肥运筹 氮肥作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最佳比例为6:2:2。 5.3 磷钾肥运筹 磷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作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比例为5:0:5。 5.4 微肥运筹 缺锌田块,补施硫酸锌1 kg/亩。缺硅田块,补施大粒硅4 kg/亩。锌肥和硅肥可以全部做为基肥。 6 肥水高效管理 6.1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生产水平和移栽稻的生育特点进行施肥,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 则,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 6.1.1 底肥 2 DB4206/T 6—2017 前茬小麦收割的同时,将秸秆进行机械粉碎,然后每亩撒秸秆腐熟剂2kg,施入基肥,深翻。每亩 基施45%(18-16-11)配方肥55~65kg。 6.1.2 分蘖肥 分蘖初期追施尿素,每亩7~8.5kg。 6.1.3 穗肥 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追施尿素和氯化钾。每亩施尿素7~8.5kg,氯化钾8~14kg。 6.2 水分管理 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的水分管理技术,是水 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环节。 6.2.1 移栽至返青期 插秧时水源充足情况下应以薄水为主,当干旱、水源不足时,可采用深水护苗。栽后及时灌浅水层。 6.2.2 返青至拔节期 对于土质粘重田或高肥田,以湿润灌溉为主,其它土质的稻田或中低肥力的稻田,以前水不见后水 的灌溉为主。当秧苗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5%~90%时,应及时晒田。晒田程度以人踩不陷脚,田起 鸡爪裂,达此标准时复水。 6.2.3 拔节至抽穗期 采取“间歇灌溉”,即田间上一次水保持2~3天后自然落干,2~3天后再上水,如此反复。剑叶露 出后,建立水层,保持到抽穗前2~3天,再排水轻搁田。 6.2.4 抽穗至成熟期 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分管理方法。开始以湿为主,之后以干为主,收获前7-10天断水。 7 其它 甬优4949的播种期、育秧、移栽、病虫草害防治同当地水稻生产一样。 7.1.1 播种育秧 可以采取两端育秧、旱育秧或机插盘育秧等方式育秧。根据茬口,合理安排播种期,两端育秧和旱 育秧秧龄应控制在40天左右,机插盘育秧秧龄应控制在20~25天为宜。 7.1.2 移栽 两端育秧和旱育秧叶龄在7.5~8.5叶移栽,力求早栽,每穴2谷苗,插足1.5万穴;机插秧叶龄在 3.5 ~4.5叶,苗高12~20cm时及时进行机械插植,每穴3~4苗,插足1.6~1.8万穴。 7.1.3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主要防治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应符合NY/T 2156 、 GB/T 8321的规定。 3 DB4206/T 6—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用土地面积的换算 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 1亩≈666.67平方米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206-T 6-2017 襄阳市粳稻甬优4949肥水高效管理技术规程 襄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06-T 6-2017 襄阳市粳稻甬优4949肥水高效管理技术规程 襄阳市 第 1 页 DB4206-T 6-2017 襄阳市粳稻甬优4949肥水高效管理技术规程 襄阳市 第 2 页 DB4206-T 6-2017 襄阳市粳稻甬优4949肥水高效管理技术规程 襄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24: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