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13 DB4107 新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7/ T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2020 - 08 -12 发布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8 - 17 实施 发 布 DB4107/T 442—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新乡市棚室蔬菜灌水、施肥状况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和连、陈碧华、郭卫丽、潘飞飞、王广印、李新峥、李淑芳。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订发布。 I DB4107/T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水质净化、设施安装、施肥和设施维 护。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栽培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0002.1-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10002.3-201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阀门 GB/T 13664-2006 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肥一体化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 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 3.2 水肥耦合 通过科学调控和管理,使水肥两大生产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作物产 量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 3.3 水溶性肥料 1 DB4107/T 442—2020 水溶性肥料是指经过水溶解或者稀释,用于叶面喷施、无土栽培、浸种蘸根、滴喷灌等用途的液体 或固体肥料。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2016的规定。 4.2 灌溉水质 实施水肥一体化必须具备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对灌溉水中的杂质粒度有一定的要求,滴灌要求粒 度不大于0.125 mm,才能保证滴头不堵塞。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2005的生食类蔬菜、瓜类和草本 水果中使用所要求的农田灌溉水质控制标准值。 4.3 设施条件 4.3.1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荫,一般棚高2.4 m~3.2 m,跨度6 m~12 m,长度50 m~100 m。两侧预留随时可以关闭或打开的放风口。跨度超过8 m的,中部要增设一道放风口。低温季节可增加 二道幕保温。 4.3.2 普通日光温室 温室后墙高2 m~2.5 m,墙体厚度砖墙50 ㎝~62 ㎝、土墙80 cm~100 ㎝,脊高3 m~3.5 m,跨 度7 m~8 m,长度50 m~60 m,温室顶部和肩部各设一道放风口,采光面夜晚有保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低温季节可增加二道幕保温。 4.3.3 下沉式日光温室 温室从地面下挖50 m~80 cm,将挖出的土堆放于后墙和山墙处,内部脊高4.5 m~5.5 m,南北跨 度10 m~12 m,高跨比在1∶2.2~1∶2.5,东西长度50 m~80 m,温室顶部和前缘各设一道放风口,采 光面夜晚有保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5 水质净化 灌溉水源可选择地表水、循环用水、地下水,水质达不到使用标准要求时,必须采取水质净化措施。 通常配套建设灌溉水的蓄水池沉淀杂质,灌溉水引入蓄水池中经澄清后才使用。当灌溉水受污染、杂质 多时,可根据污染物性质和污染程度在灌溉水中加入污水净化剂,将污染物分解、吸附、沉淀,澄清灌 溉水水质,使其符合GB 5084—2005的控制标准值。 6 设施安装 6.1 管网系统 6.1.1 给水管 2 DB4107/T 442—2020 给水管一般使用硬聚氯乙烯(PVC-U) 管材及阀门,应符合GB/T 10002.1—2006和《GB/T 10002.3-2011 的规定。给水管先端宜安装止回阀使给水管内一直充满水,方便水泵启动,且能保证肥水不回流污染水 源。 6.1.2 输送管网 一般采用三级管网,即主干管、支管和滴灌带(或滴灌管,下同)。主干管、支管常用硬聚氯乙烯 管材和管件,应符合GB/T 13664-2006的要求。通常在整地起畦后铺设滴灌带,可沿畦两边的种植沟铺 设2条滴灌带(一般保证每行蔬菜铺1条滴管带)。滴灌带有内镶式和单翼迷宫式,额定工作压力通常为 50~150 kPa,滴灌孔流量一般为1.0~3.0 L/h。滴头或滴灌孔间距根据蔬菜植株间距而定。 6.2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由水泵和动力机构成。要根据灌溉水的扬程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并略大于工作时的最 2 大扬程和最大流量,水泵选型时工作点应位于高效区,选择好配套动力机。田间灌溉水流量一般每667 m 为1~4 t/h。供水压力以150~200 kPa为宜。采用水压重力灌溉时,要求供水塔与灌溉区的高度差达10 m以上。 6.3 肥水混合装置 6.3.1 母液贮存罐 应选择塑料等耐腐蚀性强的贮存罐,根据棚室面积和施肥习惯选用适当大小的容器。 6.3.2 施肥设备 施肥设备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注射泵、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或其它泵吸式施肥装置。 (1)注射泵 使用水力驱动注射泵或动力驱动注射泵,将肥料母液注入灌溉系统,可保持肥液浓 度稳定,通过调节肥水混合比例和施肥时间实现精确控制施肥量。 (2)文丘里施肥器 利用水流在管道狭窄处形成高速射流后使管径壁产生负压,将肥料母液从侧 壁小孔吸入灌溉系统。主要通过进口压力和喉部尺寸影响施肥器的流量。可调节肥料母液管的孔径大小 来控制施肥浓度,水流速度会影响肥水混合比例。 (3)压差式施肥罐 施肥罐的进、出口由 2 根细管分别与灌溉系统的管道相连接,在主管道上 2 条细管接点之间设置一个截止阀以产生一个较小的压力差(1 m~2 m 的水压) ,使一部分水从施肥罐进 水管直达罐底,水溶解施肥罐中的肥料后,肥料溶液由出水管进入灌溉系统,将肥料带到作物根区。采 用压差式施肥罐需在管道有足够压力或电力有保证条件下施行。 (4)自压微灌系统施肥装置 将肥料母液贮存罐安装在高于蓄水池水面1.0 m以上的位置,通过阀 门和三通与给水管连接,肥料母液通过自身重力和水泵吸力流入灌溉系统,可调节控制肥料母液流量和 施肥时间精确控制施肥量。 6.4 过滤装置 如果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地表水在进入水泵前要充分过滤,以减轻过滤器的负担,减少滤芯的清 洗次数。具体做法是在吸水底阀上包扎孔径0.18 mm的过滤纱网。田间过滤常使用叠片式过滤器过滤灌 溉水,以使用0.125 mm以上精度的叠片过滤器为宜。蓄水池的吸水管末端和肥料母液的吸肥管末端都宜 用0.15 mm左右的滤网包裹,防止杂质进入灌溉系统。给水管在蓄水池中吸水位置宜高于水池底部30 cm 以上,防止淤泥等杂质被吸入。 6.5 控制系统 3 DB4107/T 442—2020 6.5.1 手动控制系统 手动控制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手动控制系统要安装压力表和流量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 况。 6.5.2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电缆及相关软件组成。全自动控制系统还需安装水 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7 施肥 7.1 施肥原则 化学肥料应符合NY/T 496—2010的规定,有机肥料应符合NY 525—2012的规定。在土壤中移动较慢、 吸收利用率较低的P、Ca等元素和有机肥料宜作基肥施用。瓜豆类等易徒长的蔬菜不宜在基肥和生育前 期过多施氮肥。 7.2 施肥方案 根据蔬菜生长特性、土壤肥力状况、棚室小气候特征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各种养分配比、基 肥与追肥的比例;进一步确定基肥的种类和用量,各个时期追肥的种类和用量、追肥时间、追肥次数等。 7.3 基肥 铺设管网前将全生育期施肥总量20 %~30 %的氮肥、80 %以上的磷肥、30 %~40 %的钾肥,以及其 它等各种难溶性肥料和有机肥等作基肥,结合整地全层施肥。铺设管网后用地膜覆盖畦面保墒和防杂草 等。 7.4 追肥 7.4.1 肥料选择 (1)复合肥料 水溶性复合肥料具有水溶性好、养分含量高且均衡、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为水 肥一体化首选肥料。水溶性复合肥料包括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使用微灌专用型液体肥比较方便,应根 据土壤养分、蔬菜品种及其生育期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养分配比。 (2)化学肥料 有多种可溶性化学肥料可选用。常用的有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硝 酸铵、尿素、磷酸铵、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硼酸、硝酸钾、硝酸钙、磷酸钾、硫酸铜、鳌合铁、 + 铝酸铵等。选择肥料时还必须注意肥料的合理混配,如选用氮肥时要注意适宜的NH4 与N03 的比例,通 + 常在NH4 /N03 =5:5~3:7的范围内为宜。各种化学肥料不能任意混配,避免肥料混配产生沉淀反应或养 2+ 23分损失。混合和溶解肥料时,要严格注意顺序,要把Ca 和SO4 、PO4 分开,即硝酸钙不能与硫酸镁等 硫酸盐类、磷酸二氢铵等混合,以免产生钙的沉淀。化学肥料配制成肥料母液后可否混合贮存参考表1。 表1 水肥一体化肥料母液可否混合贮存一览表 肥料母液 氨 硫 氯 碳 硝 尿 磷 硫 硫 硫 硼 硝 硝 磷 水 酸 化 酸 酸 素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铵 铵 氢 铵 铵 镁 锌 锰 钾 钙 钾 硫酸铜 铵 4 DB4107/T 442—2020 氨水 硫酸铵 ● 氯化铵 ○ ○ 碳酸氢铵 ○ ○ ○ 硝酸铵 ○ ○ ○ ○ 尿素 ○ ○ ○ ○ ○ 磷酸铵 ● ○ ○ ○ ○ ○ 硫酸镁 ● ○ ○ ● ○ ○ ● 硫酸锰 ● ○ ○ ● ○ ○ ● ○ 硼酸 ○ ○ ○ ○ ○ ○ ○ ○ ○ 硫酸锌 ● ○ ○ ● ○ ○ ● ○ ○ ○ 硝酸钾 ○ ○ ○ ○ ○ ○ ○ ○ ○ ○ ○ 硝酸钙 ● ● ● ● ○ ○ ● ● ● ● ○ ○ 磷酸钾 ○ ○ ○ ○ ○ ○ ○ ● ● ● ●
DB4107-T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30: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