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3 新 4107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7/T 486—2021 蛋鸭规模化饲养生产技术规范 2021 - 04 - 14 发布 2021 - 05 - 14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48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乡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新乡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新乡市动物检疫站、新 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封丘县卓杨蛋鸭养殖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焦魏、雷亚非、贾佳丽、李强、王玉锋、张昆、王海涛、张建勇。 I DB4107/T 486—2021 蛋鸭规模化饲养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蛋鸭规模饲养场在生产过程中的养殖环境、引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市蛋鸭规模化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3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6569-1996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1999 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2843-2015 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兽医卫生规范 NY/T 3075-2017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养殖环境 场址选择 4.1.1 场址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兽医防疫要求,远离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 区域。鸭场周围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和 NY/T 388-1999 的要求。 4.1.2 鸭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开阔平整、避风向阳、采光充足、交通便利,排水良好和隔离条件好, 便于防疫的地方。 4.1.3 鸭场周围 3 km 内无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等工业“三废”污染源;1 km 内无屠宰场、肉品 加工厂,或其他畜牧养殖场等污染源。距离村镇(居民点)500 m 以上,距离主要公路干线、学校、城 镇居民区等设施 1 km 以上。 场区布局 4.2.1 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原则,生产区入口设大门、消毒池和更衣消毒室,鸭场内净道、 1 DB4107/T 486—2021 污道分离,互不交叉。 4.2.2 根据主导风向、地势坡向,依次设员工生活区、饲料储存加工区、生产管理区、饲养区、粪污 处理区,各区有效分割,相互独立。 4.2.3 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有绿化隔离带。有与其饲养规模匹配的排水、排污、贮粪、污 物处理等设施,防止污物、恶臭对环境造成污染。 鸭舍建筑 4.3.1 鸭舍建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用途及环境条件,按照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和施工方便等原则,合理选择鸭舍建筑类型,要求防寒保暖,通风良好,便于清洗消毒、简洁 实用。 4.3.2 鸭舍按用途可分为育雏舍、育成舍和产蛋舍三种,房舍内干燥、通风、清洁,鸭舍周围要排水 通畅,运动场平坦。 5 引种 种鸭或商品鸭应从非疫区、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鸭场 或专业孵化场引进。运输过程中的兽医卫生要求按照 NY/T 2843-2015 标准执行。 同一栋鸭舍的所有鸭应来源于同一鸭场或孵化场同一批次的雏鸭。 6 饲养管理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 6.1.1 禁止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等),使用含抗生素和化 学合成抗菌药时应严格按药物作用说明控制用量和保证停药期。 6.1.2 严格按《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产蛋期及开产前 5 周内蛋鸭饲料中 不得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 6.1.3 使用的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产品应符合 GB 13078-2017 的要求。 蛋鸭的饲料营养配制标准 应满足蛋鸭生长、产蛋需要,各阶段蛋鸭饲料配制指标,列于表1。 表1 蛋鸭配合饲料营养水平 单位为% 指标 粗脂肪 粗蛋白 粗纤维 粗灰分 钙 磷 食盐 育成期 ≥2.5 ≥14.0 ≤8.0 ≤15.0 0.8~1.1 ≥0.5 0.3~0.8 产蛋期 ≥2.5 ≥18.0 ≤6.0 ≤13.0 2.6~3.6 ≥0.5 0.3~0.8 育雏期饲养管理 6.3.1 环境消毒 2 DB4107/T 486—2021 育雏前应清理栏舍,将舍内的地面、墙壁、顶棚、水槽(饮水器)、料槽等清扫、冲洗干净。进雏鸭 前2 d~3 d,地面、墙面等用20%石灰水或3%~5%烧碱水或5%氯毒杀等消毒药剂喷洒消毒,喂料和饮水 的用具用3%来苏儿消毒或在烈日下晒干备用,舍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30 mL福尔马林加热熏蒸1 h~2 h, 垫草在阳光下暴晒1 d~2 d,保持干燥无霉变。 6.3.2 饲养密度 1周龄内每平方50只,以后每周每平方减少8~10只,直至达到每平方15只。 6.3.3 温度、湿度 育雏温度应根据不同日龄采用不同的温度,1周龄30℃~33℃,以后每周降温2℃~3℃,直至温度 降到20℃左右。昼夜温差控制在4℃以内。舍内相对湿度70%±5%,地面保持干燥。各日龄温度列于表2。 表2 不同日龄舍内温度参考表 日龄 温度 日龄 温度 (d) (℃) (d) (℃) 1~3 30~33 11~14 24~26 4~6 28~30 15~20 20~24 7~10 26~28 21 后 不低于 20 6.3.4 光照时间 3日龄内23 h/d~22 h/d,以后每天降0.5 h/d~1 h/d,直至降至10 h/d并保持恒定。每栋鸭舍安 2 2 装2~3只弱光照明灯,光照强度0.3 w/m ~0.5 w/m ,夜间通宵照明。 6.3.5 饮水 出壳24 h后饮水,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电解质和抗生素。水温接近舍内温度,5 h后换饮 用水,保持清洁卫生,常饮不断。 6.3.6 开食 前三日用大米煮成半熟的夹生饭,用饮水淘去夹生饭粘性,成颗粒状,让其自由采食。第四日用粉 料或小鸭全价料拌均匀撒在开食盘上,同时加喂青料,少喂多餐,自由采食,饲喂次数可由开食时每日 6~7次逐渐减少到育雏结束每日3~4次。也可全程用全价雏鸭颗粒配合饲料开食。 6.3.7 饲喂 饮水2 h后开食,28日龄以内饲喂雏鸭专用饲料。1周龄内每天饲喂6次,随着日龄增加减少饲喂次 数或逐渐采取自由采食方式。饲喂量以每只1日龄2.5 g,之后每天约增加2.5 g,至50日龄达每只150 g 的喂量,并维持至产蛋。 6.3.8 分群 2~3周龄开始分群,将强弱羽分开饲养,大群饲养,育雏期间要用竹围或栏网将育雏舍间隔分成若 干小栏,每个小栏50~70羽,以防止打堆挤压,随着日龄增加扩大群体,再转大栏饲养。 3 DB4107/T 486—2021 6.3.9 放水 3日龄起可用浅水训练雏鸭下水,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加水的深度。一般每天2~3次,每次5 min左 右,水温不低于15℃。10日龄后开始自由下水活动。 6.3.10 其他管理 10日龄内的雏鸭要有专人负责昼夜看护,防止雏鸭打堆,防止鼠害、兽害的侵入。搞好鸭舍清洁卫 生,勤换垫草,保持清洁干燥,温湿度恒定。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6.4.1 筛选 60日龄进行初选,剔除生长发育不良,毛色杂乱等残次鸭。100日龄进行复选,淘汰颈粗、腹吊、 身短等发育不良的鸭。 6.4.2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只,随着日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直至每平方米5~6只。 6.4.3 饲养管理 合理调节饲料质量和饲喂数量,对蛋鸭进行营养调控,防止蛋鸭过肥。有意识的对鸭群进行调教, 培养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50~90日龄控制青料采食量,夏秋季可适当增大青绿饲料用量。 6.4.4 光照时间 每天光照时间稳定在8 h~10 h,不宜用强光。夜间用较暗灯光通宵照明。 产蛋期饲养管理 6.5.1 防暑、防寒 夏季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冬季要注意防寒,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定期清洗饮水器、料槽用具。 6.5.2 控制运动量 每天戏水两次,每次1 h左右,但冬季以30 min为宜,戏水面积不宜过大,通常每平方米5羽适宜。 6.5.3 饲养密度 蛋鸭以每平方米5~6羽为宜。 6.5.4 饲料 以配合饲料为主,喂少量青绿饲料或自配饲料。 6.5.5 光照 实行全光照的,晚上用电灯照明至天亮;实行半光照的,电灯照明至晚上九点左右熄灯。阴雨天白 天必需补充光照,停电时及时用照明灯进行光照补充。灯泡高度距地面两米左右,光照强度保持在5 lx~ 8 lx,保证每昼夜光照时间18 h。 4 DB4107/T 486—2021 6.5.6 饲养管理 产蛋期采用自由采食或定餐饲喂,早晚各一次。不得使用霉变、生虫或受污染饲料,调整饲料配方 时,应有一周的过渡期。避免强光、惊群等应激,营养充足、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维持适当体重,及 时淘汰不良个体。 6.5.7 蛋品质控制 当鸭群产蛋率、蛋重下降,或出现薄壳蛋、沙壳蛋、畸形蛋等蛋壳质量问题时,及时查找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正常产蛋集中在凌晨2~5时,如出现产蛋时间推迟或白天产蛋等情况,则需增加饲料营 养并适当调整饲养管理程序。保持蛋鸭体重稳定,蛋鸭体重出现过轻过重现象时,及时调整饲料营养和 饲喂量,控制调节蛋鸭活动量。 6.5.8 鸭蛋收集 蛋箱或蛋托消毒,早上5~6时鸭蛋收集后通风干燥处保存,然后送蛋库保存。鸭蛋卫生指标符合GB 2749-2015要求。 7 疫病防治 卫生防疫 7.1.1 兽医卫生防疫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鸭场消毒应符合 NY/T 3075-2017 的规定。 7.1.2 鸭场工作人员岗位固定,避免串岗,出入生产区必须更衣、换鞋、消毒。避免外来人员参观, 在特殊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消毒并穿戴洁净工作服后方可进入。 7.1.3 鸭场的大门口和各栋鸭舍的进出口应设立消毒池,池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鸭场周围环境每 2~3 周用 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一次或用生石灰撒一次。 7.1.4 舍内场地每天更换新鲜垫草、清粪。舍内用具等要每日打扫、清洗、定期进行消毒,可用百毒 杀或过氧乙酸带鸭进行消毒。 7.1.5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批蛋鸭淘汰后应彻底清扫圈
DB4107-T 486-2021 蛋鸭规模化饲养生产技术规范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4:13: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