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7.020 CCS X11 怒 5333 江 州 地 方 标 准 DB 5333/T 23—2021 石板粑粑 2021 - 12 - 15 发布 2022 - 02 - 15 实施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33/T 2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贡山县旅游文化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贡山县旅游文化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贡山县怒园农家乐。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绍恒、韦江春、熊润。 I DB 5333/T 23—2021 引 言 贡山怒族的石板粑粑是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的特色美食,这种用火加热石板烹制食物的方法,是目前 还能看到的最为古老的食物制作方法之一。 在没有铁器的时代,怒族主要是靠火做饭,最初将作为主食的粑粑由树叶包裹铺在燃烧后的火炭加 灶灰上烤,但这种制作方式容易把食物烧糊,勤劳智慧的怒族人民就用石头做试验,想用其作为烹饪粑 粑的工具,开始是用普通岩石作为烘烤粑粑的工具,但石头加热后极易炸裂,后来经过不懈的尝试发现 了当地的青岩石,该种石料是选自背阴背风的山崖上石块,用撬杆撬下后的石块材质地相对偏软,用刀 将其砍削修整成大小合适的石块,背到山下再打磨抛光做成圆形石板,然后放在火塘边烘烤一两个月后 就可以使用了,这种石板能耐炭火的高温且不会炸裂、可以常年使用,现如今在怒族村寨里还完整保留 了部分怒族先祖留下的石板。 石板放在火上受热后便从松软可削变得坚实密硬,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撒上薄薄一层炉灰,这是 起到不粘石板的作用,把野生甜荞粉搅成的糊倒在石板上开始烙制。在火的烘烤中,石板渐渐有了温度, 荞麦粑粑边缘的气孔中溢出焦香,粑粑熟了,再蘸上一点怒江峡谷中采集的野生蜂蜜,荞麦的焦香和野 蜂蜜的甜润混合成就了一道怒江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美食,更是成为怒族一直以来对亲朋好友及远方到 来的客人一种重要的接待美食和客人离别时在路途中食用的赠品。 II DB 5333/T 23—2021 图1 石板粑粑形态示例 图片由贡山县旅游文化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III DB 5333/T 23—2021 石板粑粑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板粑粑的术语和定义、原料、烹饪器具、制作工艺、卫生要求、最佳食用时间。 本文件适用于石板粑粑制作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 GB 27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 GB/T 35028 荞麦粉 GB/T 5461 食用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石板 产于贡山怒族居住地秋那桶村委会石普小组的一种石头,加工成圆形板块。 4 原料 主料 甜荞面、苦荞面。 辅料 水、鸡蛋、盐。 5 烹饪器具 铁三角、石板。 6 制作工艺 将石板放在铁三角上预热。 1 DB 5333/T 23—2021 将主辅料加适量水调成糊状。 在预热好的石板上撒上一层薄薄的生荞面。 将调好的面糊轻轻倒在石板上,慢慢摊开,观察受热情况,收缩时将面饼与石板分离,微黄时将 面饼翻一面,双面焦黄时取出。 中大火预热石板,中小火烤制面饼,小火出成品。 切饼放入器皿。 7 卫生要求 主辅料应新鲜,无异物、杂质、异味。 制作过程及加工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 8 最佳食用时间 从烤好至食用,时间应控制在10 min~15 min为宜。 2

pdf文档 DB5333-T 23—2021 《石板粑粑》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33-T 23—2021 《石板粑粑》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33-T 23—2021 《石板粑粑》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33-T 23—2021 《石板粑粑》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9:19: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