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21 DB 连 云 港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7/ T 1015—2021 水稻品种苏秀 867 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for basic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conventional rice variety Suxiu 867 2021 - 12 - 18 发布 连云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3207/ T 101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连云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提出。 本文件由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连云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连云港市农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苏乐种业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正球、胡曙鋆、李健、王德荣、陶小祥、孙潇潇、胡晨浩、倪丹、王蓉、张 健、杨静。 I DB3207/ T 1015—2021 水稻品种苏秀 867 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品种苏秀867来源、类型、原种生产技术、贮存和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连云港地区水稻品种苏秀867原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l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 17316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NY/T 1300-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种 basic seed 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其纯度在99.9% 以上。 3.2 三圃制 three nusery system 在农作物育种工作中生产原种的一种标准制度,包括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个试验圃。适于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原种生产。 4 品种来源和类型 4.1 品种来源 苏秀9号//秀水09/秀水123杂交选育而成,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1029。 4.2 品种类型 中熟中粳稻 5 原种生产技术 1 DB3207/ T 1015—2021 5.1 方法 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方法,即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的三圃制。 5.2 单株选择 5.2.1 选择方法 在原种圃、株系圃或种子繁殖田选取。当选单株应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抽穗期进行初选,做好标 记,成熟期逐株复选,当选单株连根拔起,及时干燥挂藏。不在边行或缺株周围选择单株。室内考种决 选,结合目测,剔除不合格单株,再逐株考种。 5.2.2 选择要求 5.2.2.1 生育期 全生育期 155d 左右。 5.2.2.2 植株 当选的单株生长清秀,直立株型,株高90cm左右,主茎地上部分6个伸长节间,主茎总叶片14张~15 张。茎秆长度75 cm左右,第1节间长1.8 cm,第2节间长10.2 cm,第3节间长14.3 cm ,第4节间长15.2 cm , 穗茎节间长23.5 cm。茎秆粗度中到粗,第1节间粗6.0 mm,第2节间粗5.5 mm,第3节间粗5.0 mm,第4节间 粗4.6 mm。茎秆基部茎节包,茎秆节的颜色浅黄色,茎秆节间短到中,茎秆粗壮坚实。叶片直立,叶色绿, 成熟时主茎绿色叶片,剑叶叶片角度0°~20°,长度20.7 cm ,宽度1.8 cm。 5.2.2.3 穗部 穗型半直立,穗长16 cm~18 cm ,每穗总粒数135 粒~145 粒,结实率约81.6 %~84.8 %,千粒重25 g~27 g,落粒性中。颖花柱头颜色白色,颖壳茸毛密度中等,颖尖色无或极弱,无芒。护颖色无或极弱, 颖壳颜色浅黄色。谷粒形状阔卵形,谷粒长宽比1.9左右,糙米形状椭圆形,种皮色浅棕色,米粒长宽比1.6 左右。 5.2.3 收获贮存 当选单株分别编号,考种、脱粒、装袋、复晒、收存。 5.3 株行圃 5.3.1 建圃 应符合GB/T 17316的要求。 5.3.2 秧田期 5.3.2.1 种子处理 用10%浸种灵15g加10%吡虫啉8g兑水6kg,浸3~4kg种子,浸种60h。 5.3.2.2 育秧 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方式。一个单株种子播一个小区(对照种子用上年原种)。所有单株种子(包 括对照种子)的浸种、催芽、播种,分别于同一天完成。小区间留20 cm间距,防止混杂。 2 DB3207/ T 1015—2021 5.3.2.3 播期 5月上中旬。 5.3.2.4 播量 湿润育秧净秧板播量25kg/667㎡~30kg/667㎡,旱育秧净秧板40 kg/667㎡~45 kg/667㎡。 5.3.2.5 肥料运筹 湿润秧田期施纯氮5kg/667㎡,基肥∶断奶肥∶出嫁肥为5∶3∶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P、K 肥,1叶1心施断奶肥,移栽前3d~4d施出嫁肥。旱育秧原则上不需追肥,如确需补肥,则在4叶期后追 施,每667 m2用1%~2%尿素液300 kg~500 kg泼浇。 5.3.2.6 水浆管理 湿润育秧播后保持秧板湿润,二叶期上跑马水,三叶期保持浅水层。旱育秧足墒播种,播后5d~7d 浇一次透水,3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4叶期后无特殊高温干旱天气,一般不需补水,如叶片出现局部萎 蔫并卷叶,应立即补足水分。 5.3.3 大田期 5.3.3.1 隔离 与籼稻品种隔离200m以上,与粳型异品种隔离50m以上。 5.3.3.2 栽插 6月下旬前栽插完成。单本栽插,栽插规格行距23.33cm~26.66cm,株距10.00cm~13.33cm。其它 要求应符合GB/T 17316的规定。 5.3.3.3 田间管理 5.3.3.3.1 肥料运筹 总施氮量控制在18 kg~22 kg/667㎡左右,氮肥运筹按基肥∶分蘖肥∶穗肥=3.5∶3.5∶3施用。基 肥:移栽前施用复合肥40 kg~50 kg/667㎡:分蘖肥:移栽后5 d~7 d施用15 kg/667㎡尿素;穗肥: 倒四叶施用18 kg/667㎡复合肥+5 kg/667㎡尿素。配合施用磷、钾肥。 5.3.3.3.2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应做到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蘖烤田、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不应断水过 早。 5.3.3.3.3 病虫草害防治 栽后5 d~7 d,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及时防治灰飞虱、螟虫等,应防治叶稻瘟。在7月中 下旬和8月中旬进行2次总体防治,防治纹枯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破口前后应防治稻曲病、 穗颈瘟等病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 5.3.3.4 田间观察记载 田间观察记载应固定专人负责,并定点、定株,根据典型性状做好详细记录,做到及时准确。 3 DB3207/ T 1015—2021 5.3.3.5 剔除不合格单株 秧田期和大田期发现有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单株和长势低劣的株行、单株,应随时做好淘汰标 记,在收获时淘汰。 5.3.3.6 决选株行区 根据各期的观察记载资料,在收获前进行田间综合评定。当选株行区必须具备苏秀867号的典型性 状,株行间一致性、综合丰产性较好,综合抗性好,植株、穗型整齐度好,穗数不低于对照。全生育期 与对照相比,在(155±1d)范围内;株高在(90±1cm)范围内。 5.3.3.7 收获 当选株行区确定后,将保护行、对照小区及淘汰株行区先行收割。再逐一对当选株行区复核,成熟 后分区收割、脱粒、单晒、核产、单存。 5.4 株系圃 5.4.1 建圃 将上年当选的各株行区种子分区种植,建立株系圃,应符合GB/T 17316的要求。 5.4.2 秧田期 应符合本文件5.3.2的规定。 5.4.3 大田期 应符合本文件5.3.3的规定,应按GB/T17316的规定进行去杂去劣。 5.5 原种圃 5.5.1 建圃 将上年混收的株系圃种子扩大繁殖,建立原种圃,原种圃要集中连片,应符合GB/T 17316的规定。 5.5.2 秧田期 应符合本文件5.3.2的规定。 5.5.3 大田期 应符合本文件5.3.3的规定,应按GB/T 17316的规定进行去杂去劣。在各生育阶段及时拔除病、劣、 杂株,并携出田外。 5.6 收获 原种种子收获后,应在专场及时脱粒、晒干。脱粒前,须将脱粒场地、机械、用具等清扫干净,严 防机械混杂,应符合GB/T 17316的规定。 6 贮存和检验 6.1 贮存 4 DB3207/ T 1015—2021 脱粒后的种子分别装入种子袋,袋内外各附标签,写上品种名称及田间编号,经复晒后按顺序入库 贮存。仓库保持室内干燥,应注意防止混杂和虫蛀、霉变、鼠雀等危害,确保种子质量。 6.2 检验 应依据 GB/T 3543(所有部分)定期做好种子质量检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对不合 格种子应及时转粮处理或降级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3207-T 1015-2021 水稻品种苏秀867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7-T 1015-2021 水稻品种苏秀867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第 1 页 DB3207-T 1015-2021 水稻品种苏秀867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第 2 页 DB3207-T 1015-2021 水稻品种苏秀867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50: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