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11.220 CCS B 4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21 - 12 - 25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2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200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燕、傅义娟、李秀英、林元清、炊文婷、张总超、孙生祯、应兰、吕彩虹、 李万顺、余梅、张晓英。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的风险因子及其权重判定、风险等级划分及风险因子 结果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3/T 1373 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因子 促使或引起牦牛布鲁氏菌病发生的条件,以及牦牛布鲁氏菌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3.2 风险评估 评估病原体引入、定植、传播的可能性及造成的潜在后果或影响。 3.3 风险因子权重 按风险因子的重要程度,分别设置为普通因子、关键因子和特别关键因子。 4 风险因子及权重判定 4.1 从结构布局、设施设备、兽医室及检测器材、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免疫、疫情发生史、监测情 况七个方面归纳出 37 项风险因子。 4.2 按照风险因子权重,将 37 项风险因子划分为 8 个特别关键因子,10 个关键因子,19 个普通因子,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及权重详见附录 A。 1 DB63/T 2002—2021 5 风险等级划分 5.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牦牛场,判定为高风险场,应按 DB63/T 1373 规定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特别关键因子有“不符合要求”; ——关键因子有“不符合要求”; ——普通因子“符合要求”项总数不足 12 项; ——近两年内,符合监测条件的适龄牛只全群监测有阳性,或有临床病例。 5.2 符合下列条件的牦牛场,判定为中风险场,应按 DB63/T 1373 规定逐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特别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普通因子“符合要求”项总数达到 12 项以上(含)但不足 15 项。 ——近两年内,符合监测条件的适龄牛只全群监测均为阴性,且无临床病例,但近三年有监测阳性 或临床病例。 5.3 符合下列条件的牦牛场,判定为低风险场。 ——特别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关键因子均“符合要求”; ——普通因子中“不符合要求”项总数不超过 4 项; ——近三年内,符合监测条件的适龄牛只全群监测均为阴性,且无临床病例。 6 风险因子结果判定 用附录A所列的各项风险因子对照牦牛养殖场实际情况,根据风险因子 “符合要求”及“不符合要 求”2个级别,对各项风险因子进行判定。 2 DB63/T 2002—2021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 表A.1给出了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 表A.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 例项 评估标准 风险因子 权重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是 否 普通因子 是 否 普通因子 是 否 普通因子 是 否 普通因子 是 否 普通因子 判定结果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一、结构与布局 场区位置独立,与主要交通干道、 1 居民生活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 的距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 法》。 2 3 4 5 场区周围有围墙、灌木等其他物理 屏障等隔离设施或措施。 管理区、生产区和生活区是否分界 且界限分明。 隔离区在生产区下风向。 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有规 范的消毒池。 6 场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是 否 普通因子 7 不同年龄段牦牛分舍饲养。 有 无 普通因子 8 有专门的产犊场地。 有 无 普通因子 9 有固定的牛粪贮存、堆放场所。 有 无 普通因子 是 无 关键因子 二、设施设备 10 废弃物(粪便、废水、垫料等)无 害化处理设施。 11 场内专用运输车辆。 是 否 关键因子 12 牛舍内通风及保暖设施。 是 否 普通因子 13 各牛舍工具专用。 是 否 普通因子 有 无 普通因子 14 生产区入口设置人员消毒、淋浴、 更衣设施。 3 DB63/T 2002—2021 表 A.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续) 15 引种、患病动物隔离观察圈舍。 16 有防鼠、灭蝇措施。 17 有给排水设施。 特别关键因 有 无 有,且运转良好 无 普通因子 有 无 普通因子 子 三、兽医室及人员管理 18 有驻场兽医。 是 否 普通因子 19 驻场人员定期体检。 是 否 关键因子 20 有诊疗及采样设备。 是 否 普通因子 四、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 21 场内无杂物堆放。 是 否 普通因子 22 场内不饲养其他动物或宠物。 是 否 关键因子 23 自繁自养。 是 否 关键因子 是 否 关键因子 是 否 24 25 不同场间调运牛只经过动物防疫 监督部门审核同意。 引进牛前开展布鲁氏菌病检测工 作,且拒绝引进阳性动物。 26 引进牛混群前开展隔离工作。 是 否 27 种牛不对外配种。 是 否 28 流产物及胎盘处理方式。 29 流产母牛处理。 30 场内消毒频次。 特别关键因 子 特别关键因 子 特别关键因 子 及时消毒并深 不消毒,深埋 特别关键因 埋处理 处理 立即隔离 不隔离 每周三次及以 上 子 特别关键因 子 每周少于三次 关键因子 五、免疫方面 31 免疫时针头更换情况。 32 免疫方法、剂量符合要求。 33 有符合要求的疫苗存放设备和使 用制度。 一牛一针头 不更换针头 关键因子 是 否 关键因子 是 否 普通因子 是 否 是 否 六、疫情发生史 34 35 4 对布鲁氏菌病检测可疑牛进行隔 离处置。 对布鲁氏菌病检测阳性牛进行扑 杀及无害化处理。 特别关键因 子 特别关键因 子 DB63/T 2002—2021 表 A.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风险因子(续) 36 本场布鲁氏菌病发生史。 无 一年内发生过 普通因子 七、监测情况 免疫地区新生动物、未免疫动物、 37 免疫 18 个月或口服免疫 12 个后的 动物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种牛及 是 否 关键因子 乳牛不适用) 判定结果 权重 符合要求 风险因子数量统计 不符合要求 特别关键因子 关键因子 普通因子 风险等级 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注: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的风险因子共分为七部分37项。其中特别关键因子8项,关键因子10项, 普通因子19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2002-2021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08: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