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76580.0
(22)申请日 2022.06.15
(71)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 都勘测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地址 610072 四川省成 都市青羊区浣花北
路1号
(72)发明人 赖长江 刘小强 祝海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124
专利代理师 吴中伟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T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 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电工程建模技术领域, 为了便
于建立真正的帷幕灌浆BIM模型并快速提取所需
信息, 提供了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灌 浆BIM模型
的方法, 包 括: 步骤1、 建立基础模型; 步骤2、 生成
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面及帷幕灌浆孔, 并对每一
个帷幕灌浆孔附加一个标识符; 步骤3、 对帷幕灌
浆孔进行二次编辑以生成带信息的帷幕灌浆孔,
并将帷幕灌浆孔对应的信息录入附属规格参数
表中; 步骤4、 根据需要自动提取帷幕灌浆孔信
息。 采用上述步骤建立的模型信息详尽, 贴合现
场实际, 便于工程信息管理, 为后续建立帷幕灌
浆工程BIM4D/ 5D模型奠定 了基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5033963 A
2022.09.09
CN 115033963 A
1.一种基于 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步骤1、 建立布设帷幕灌浆孔的基础模型, 所述基础模型中包含每层防渗帷幕的顶边界
和底边界;
步骤2、 选取防渗帷幕的顶边界和底边界, 输入帷幕灌浆孔布设参数, 根据帷幕灌浆孔
布设参数自动生成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 面及帷幕灌浆孔, 并对每一个帷幕灌浆孔附加一个
标识符;
步骤3、 输入所需信息项, 通过标识符对帷幕灌浆孔进行定位, 并根据输入内容对帷幕
灌浆孔进 行二次编辑以生成带信息的帷幕灌浆孔, 并将帷幕灌浆孔对应的信息录入附属规
格参数表中;
步骤4、 根据需要自动提取帷幕灌浆 孔信息。
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1建立基础模型后, 还 包括: 检查基础模型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帷幕灌浆 孔布设参数包括俯角、 排数、 排距及孔距。
4.根据权利 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
帷幕灌浆孔布设参数生成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 面及帷幕灌浆孔的具体步骤为: 根据帷幕灌
浆孔俯角、 每层防渗帷幕的顶边界和底边界, 生成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 面; 根据帷幕灌浆孔
排数、 排距、 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面, 生成相应上游排/中间排/下游排防渗帷幕的中心面;
根据每排防渗帷幕中心面及孔距, 生成帷幕灌浆 孔。
5.根据权利 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生
成帷幕灌浆孔时, 将防渗帷幕顶边界划分为平直段和拐角段, 平直段帷幕灌浆孔孔位均匀
分布, 拐角段孔 位渐变分布。
6.根据权利 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平直
段布孔个数k的计算方式为:
式中s表示顶边界长度, x表示孔距, a表示渐
变修正个数。
7.根据权利 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a取2
或3。
8.根据权利 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 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拐角
段布孔个数i的计算方式为: 初拟
若拐角段的孔底距离w≤1.5x(i ‑
1), 则按此均布帷幕灌浆 孔, 否则,
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3生成带信息的帷幕灌浆 孔后还包括, 根据地质信息对灌浆 孔进行分类。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33963 A
2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电工程建模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中, 帷幕灌浆作为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
对保证水库安全蓄水、 发电以及运行期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0003]传统的二维渗控设计中, 帷幕灌浆图纸主要通过二维方式表达, 包括平切图、 轴线
展开剖面图、 垂直轴线典型纵断面图等, 成果不够清晰直观, 帷幕灌浆孔的具体空间位置、
灌浆顺序、 灌浆 参数等较为简略。
[0004]近年来, 随着科技进步及国家倡导, BIM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中, 但大多 数工程仅实现了BIM技术的简单建模、 翻模, 少数工程达到了正向设计标准, 然而
也止于工程的三 维可视化。 生 成的BIM模型仅部 分表达了 建筑物结构的几何信息, 很多几何
信息难以被查询、 提取、 计算分析, 而施工次序、 工艺参数等其他 非几何信息基本未涉及, 最
终, 使用者能提取到的有效信息甚至少于二维图纸, 这显然不是真正的BIM 3D模型, 也阻碍
了后续BIM 4D/5D模型的构建。 目前的帷幕灌浆模型也是如此, 基本停留在三维可视化层
面, 未体现BIM技 术的真正作用。
发明内容
[0005]为了便于建立真正的帷幕灌浆BIM模型 并快速提取所需信息, 提供了一种基于3DE
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 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包括:
[0008]步骤1、 建立布设帷幕灌浆孔的基础模型, 所述基础模型中包含每层防渗帷幕的顶
边界和底边界;
[0009]步骤2、 选取防渗帷幕的顶边界和底边界, 输入帷幕灌浆孔布设参数, 根据帷幕灌
浆孔布设参数自动生成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 面及帷幕灌浆孔, 并对每一个帷幕灌浆孔附加
一个标识符;
[0010]步骤3、 输入所需信息项, 通过标识符对帷幕灌浆孔进行定位, 并根据输入内容对
帷幕灌浆孔进 行二次编辑以生成带信息的帷幕灌浆孔, 并将帷幕灌浆孔对应的信息录入附
属规格参数表中;
[0011]步骤4、 根据需要自动提取帷幕灌浆 孔信息。
[0012]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1建立基础模型后, 还 包括: 检查基础模型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0013]进一步地, 所述帷幕灌浆 孔布设参数包括俯角、 排数、 排距及孔距。
[0014]进一步地, 根据帷幕灌浆孔布设参数生成每层防渗帷幕的中心面及帷幕灌浆孔的
具体步骤为: 根据帷幕灌浆孔俯角、 每层防渗帷幕的顶边界和底边界, 生成每层防渗帷幕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5033963 A
3
专利 一种基于3DE建立帷幕灌浆BIM模型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3: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