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65220.7 (22)申请日 2022.07.19 (73)专利权人 江苏三鼎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 镇锦南路58号 (72)发明人 朱国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40 5 专利代理师 崔原 (51)Int.Cl. B29C 49/64(2006.01) B08B 15/04(2006.01) B01D 5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 于吹塑托盘生产 的吹塑冷却装置, 包括工作箱, 所述工作箱上端 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 所述固定箱的上端面固定 连接有减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 通过减速电机、 第 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配合设置, 可以带动第二蜗 杆转动, 第二蜗杆会通过第二蜗轮和竖杆的配合 设置, 可以带动单向叶片转动, 单向叶片转动会 使风箱中产生吸力, 把工作箱中的空气通过风嘴 吸入到风箱中, 并经过通风管输送到处理箱中, 空气会向上流动并经过活性炭过滤网和空气过 滤网的过滤后排出, 活性炭 过滤网可以对空气中 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吸附, 防止刺激性气体被工作 人员吸入到体内影 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以防 对工作人员的身体 造成危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8111698 U 2022.12.23 CN 218111698 U 1.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包括工作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箱 (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 所述固定箱(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3), 所述 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箱(2)的上端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4), 所述第一蜗杆 (4)上啮合连接有第一蜗轮(5), 所述第一蜗轮(5)的中心处水平固定穿插有第二蜗杆(6), 所述第二蜗杆(6)上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第二蜗轮(7), 每个所述第二蜗轮(7)的中心处均 竖直固定穿插有 竖杆(8), 所述工作箱(1)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风箱(9), 每个所述 竖杆(8)的下端均贯穿固定箱(2)的下端面、 工作 箱(1)的上端面和风箱(9)的上端面并固定 连接有单向叶片(10), 每个所述风箱(9)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风嘴, 所述工作箱(1)的内 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处理箱(11), 每个所述处理箱(11)均通过通风管(12)与风箱(9) 连通, 每个所述处理箱(11)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3), 每个所述处理箱 (11)的上端面和 工作箱(1)的上端面均开设有排风孔, 每个所述排风孔中均固定安装有空 气过滤网(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 作箱(1)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16), 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6)的伸缩 端均固定连接有吹塑模 具(17), 所述工作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注塑机(15), 所述注塑 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注塑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蜗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箱(2)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蜗杆(6)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 接在固定箱(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 述竖杆(8)的上端均转动连接在固定箱(2)的内壁上, 每个所述竖杆(8)均转动连接在固定 箱(2)、 工作箱(1)和风箱(9)的内壁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 作箱(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箱门, 所述箱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 速电机(3)上固定套接有防尘罩, 所述防尘罩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在固定箱(2)的上端面上。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11698 U 2一种用于吹塑 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冷却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吹塑也称中空吹塑, 一种 发展迅速 的塑料加工方法, 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 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 50年代后 期, 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 生和吹塑成型 机的发展, 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 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 机控制, 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和聚酯等。 由于吹塑成型的原理是 通过膨胀后注入空气使其贴合模具内壁, 并通过冷空气使材料成型, 因此吹塑的冷却效率 决定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现有的冷却设备冷却效率 不足。 [0003]针对上述问题, 公开号为CN213006503U的现有实用新型涉及吹塑技术领域, 且公 开了一种塑料托盘吹塑冷却装置, 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框架板......。 该 塑料托盘吹塑冷却装置, 通过在吹塑模具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槽板, 且通槽板的内部开设 有通风孔槽, 当电动推杆推动吹塑模具贴合后, 注塑管向密封接头内输送热熔材料并在吹 塑模具中成型, 其 “凹”字型的通槽板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连接管发生碰撞, 同时在吹塑模 具贴合后其连接管位于通 风孔槽的上端。 [0004]在注塑过程中, 会产生刺激性的气体, 但是上述技术中并没有对刺激性气体进行 处理, 刺激性气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 成危害。 [0005]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 “在注塑过程中, 会产生刺激性的气体, 但是上述技术中并没有对刺激性气 体进行处理, 刺激性气 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会影响工 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 ”的缺陷, 从而提出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 的吹塑冷却装置 。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包括工作箱, 所述工作箱上端面固定连 接有固定箱, 所述固定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 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 箱的上端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 所述第一蜗杆上啮合连接有第一蜗轮, 所述第一蜗轮 的中心处水平固定穿插有第二蜗杆, 所述第二蜗杆上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第二蜗轮, 每个 所述第二蜗 轮的中心处均竖直固定穿插有 竖杆, 所述工作 箱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 风箱, 每个所述竖杆 的下端均贯穿固定箱的下端面、 工作箱的上端面和 风箱的上端面并固 定连接有单向叶片, 每个所述风箱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风嘴, 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对称 固定连接有两个处理箱, 每个所述处理箱均通过通风管与风箱连通, 每个所述处理箱的内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111698 U 3
专利 一种用于吹塑托盘生产的吹塑冷却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2:2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35.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2892-2023 项目管理敏捷化指南.pdf
GB-T 36456.3-2018 面向工程领域的共享信息模型 第3部分:测试方法.pdf
DB50-T 1279-2022 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应用技术规程 重庆市.pdf
T-AHPCA 021—2021 聚乳酸可降解口罩.pdf
GM-T 0035.3-2014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3部分:读写器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DB-T 64-2016 强震动观测技术规程.pdf
信通院 移动数字广告与互联网反欺诈蓝皮报告.pdf
GB-T 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pdf
信通院 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19年.pdf
GB-T 16638.4-2008 空气动力学 概念、量和符号 第4部分:飞机的空气动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pdf
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pdf
GM-T 0098-2020 基于IP网络的加密语音通信密码技术规范.pdf
GB-T 41910-2022 洗涤粪菌质量控制和粪菌样本分级.pdf
NB-T 10924-2022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电机 技术规范.pdf
DB13-T 1460-2011 电热地暖系统安全与节能规范 河北省.pdf
信息安全工程师 每日一记 高频考点口袋书 2022适用 .pdf
GB-T 43506-2023 电信和互联网服务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pdf
T-CSAE 80—2018 能量回馈式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 耐久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GB-Z 19717-2005 基于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 MIME的安全报文交换.pdf
SY-T 7657.4-2021 天然气 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4部分:燃料电池法测定氢含量.pdf
1
/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35.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