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05
6527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地方标准
DB 6527/T 001—2023
"宽、早、优"棉花种植机械模式作业技术规
程
2023 - 04 - 24发布 2023 - 05 - 24实施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27/T 001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晓燕、张晓虎、李应丽、米合拉依 ·米吉提、如克亚木 ·木沙江、温继光、
刘文海、巴哈尔 ·阿不都热曼、古丽斯坦 ·吐尔逊、吐尔地别克 ·哈山。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博州农业农村局。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博州农业农村局(博乐市北京南路 13号)、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
化发展中心(精河县城镇交通路 4号)、博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博乐市阿拉山口路 9号)。
博州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 09092310720 ;传真: 09092311652 ;邮编: 833400。
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联系电话: 09095337746 ;传真: 09095337353 ;邮编: 833300。
博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 09092284055 ;传真: 09092284306 ;邮编: 833400。
DB 6527/T 001 —2023
1
"宽、早、优 "棉花种植机械模式作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种植相关术语和定义、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贮运、滴灌带回收、秸
秆清理残膜回收、全层施肥、秋翻深松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区以东棉花“宽早优”机械化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650 喷雾机(器) 作业质量
NY/T742 铧式犁 作业质量
NY/T1133 采棉机 作业质量
NY/T1559 滴灌铺管铺膜精密播种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DB65/T2949 联合整地机 作业质量
DB65/T3843.2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管理
DB65/T3843.3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3部分:耕地作业
DB65/T3843.4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4部分:整地作业
DB65/T3843.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5部分:铺 管铺膜精密播种
DB65/T3843.6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6部分:植保(脱叶)作业
DB65/T3843.7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7部分:采收作业
DB65/T3843.8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8部分:机采籽棉贮运作业
T/CAMA06 植保无人飞机 作业质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2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宽早优”植棉模式
采用“一膜三行” 76cm等行距或“一膜四行” 70cm+12cm+70cm+76cm 行距配置模式种植,增强立体
采光,促早发、早熟,生产优质原棉的植棉方法。
4 耕整地
DB 6527/T 001 —2023
2 4.1 春耕
4.1.1 作业方法
在正式犁地前先犁出地头线,以保证犁耕作业起落一致。耕地作业行走路线应沿地块长度方向。平
坦的地块应每年更换一次耕翻方向;有坡度的地块应连续多年同方向耕翻,逐年减少地块坡度。作业速
度一般在 8km/h~10km/h。采用液压翻转犁进行耕翻作业,应符合 NY/T742的规定。
4.1.2 耕地质量
未进行秋翻作业的地块,应在春季适时适墒进行犁地作业,一般要求耕深为 25cm~30cm,且均匀一
致,不重耕、不漏耕,地头地边整齐、到边到角。耕地质量应符合 DB65/T3843.3 的规定。
4.2 整地
4.2.1 作业方法
根据地块不同,可采用单区对角耙法、两区套耙法、多区对角耙法,小地块也可采用绕行向心耙或
梭形单遍纵耙法;熟地及土质疏松、平坦地块可顺耙或横耙,生荒地或土质粘重、土块较大的地块可采
用对角耙、或第一遍顺耙和第二遍斜耙。作业速度一般在 8km/h~10km/h。使用联合整地机进行作业,
应符合DB65/T2949 的规定。
4.2.2 整地质量
应达到“平、齐、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地块边成线、角成方,不拖堆、不 拉沟,地表细碎、
上虚下实。整地质量应符合 DB65/T3843.4 的规定。
5 播种
5.1 播前化学除草
在播种前,用喷杆式喷雾机将化学除草剂喷施到地表,边施药边及时浅耙混土,进行土壤封闭;要
求施药均匀,不重不漏,耙地混土深度 3cm~5cm;在土壤墒足的情况下,除草剂喷施后可不混土;喷施
优先选择在夜间进行,防止发生药害。喷施质量应符合 NY/T650的规定。
5.2 适时播种
当5cm地温连续 3天稳定通过 12℃时,即可开始播种。
5.3 播种方式
5.3.1 要求采用安装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动力机械,播种方式为铺管、铺膜、精量播种联合作
业,播种机械选用能一次完成铺管铺膜和精量播种的联合作业播种机。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1559
的规定。
5.3.2 采取“干播湿出”方法,通过种植行覆土延后技术提高出苗率,要求空穴率≤ 2%、错位率≤ 3%,
出苗率达到 85%以上。
5.4 株行距配置
DB 6527/T 001 —2023
3 播种行距应符合农艺要求,适合采棉机的采收。适合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播种模式必须满足采棉机
76cm行距配置,使用宽 205cm、厚度≥0.01mm地膜,采用“一膜三行” 76cm等行距或“一膜四行”
70cm+12cm+70cm+76cm 行距配置模式,在一个播幅内行距与规定行距相差不超过 ±1cm,行距一致性合格
率和邻接行距合格率应达到 90%以上。株距一般为 6.75cm~9cm。
5.5 播种质量
每667m2播种量1.1kg~1.5kg,播种深度一般为 3cm左右,实际播深与规定播深相差不超过 ±0.5cm,
要求播行要直、播到头、播到边,起落一致,无浮籽。播种质量应符合 DB65/T3843.5 的规定。
6 田间管理
6.1 滴出苗水
播种后应及时铺设干、支管,接好滴灌带,在播后 30小时内进行膜下滴灌出苗水,根据土壤质地确
定滴水量,一般滴水量 15m3/667 m2~20 m3/667 m2,保证早出苗、出全苗,并预防大风吹膜管。
6.2 查苗、放苗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放苗,严重缺苗断条的棉田应及时采取补种。
6.3 中耕、封土
6.3.1 播后苗前中耕 1次。中耕深度 10cm~12cm,要求不起土块,不拉钩,不揭膜边。
6.3.2 苗期中耕 1~3次。第一次中耕一般在苗显行后(两叶一心)进行, 且使用封土机对苗孔进行
封土;其他中耕视棉田气候等而定。中耕深度 12cm~16cm,耕宽35cm以上,要求不伤苗,不埋苗,不
拉膜,行间土壤平整、松碎,田间无杂草。
6.4 灌溉
全生育期滴水 8~13次,滴水量 240m3/667 m2~350 m3/667 m2。头水可适当晚灌,一般在 6月中旬;
旺苗棉田可在 8月底停水,戈壁沙土棉田和早衰棉田可推迟到 9月底停水。推荐使用智能电磁阀节水灌溉
设备。灌溉质量应符合 DB65/T3843.2 的规定。
6.5 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根据测土结果计算确定施肥总量。按照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与追
肥配合、氮磷钾比列协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的施肥原则,深施基肥、巧施蕾肥、重施花铃肥、
稳施铃肥。基肥结合深翻入土;追肥结合滴水一并进行。施肥质量应符合 DB65/T3843.2 的规定。
6.6 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加强轮作倒茬、加强中耕,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等综合措施。针对棉蚜、棉叶螨、蓟马、棉铃虫等虫害采用农业防治(秋翻深松、
清洁棉田、室内花卉和温室大棚灭蚜)、生物防治(保护 利用天敌草蛉、瓢虫、捕食螨)、物理机械(黄
板诱蚜、蓝板诱蓟马、杀虫灯诱虫)等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当棉蚜、蓟马等虫害达到化学防治指标时,
对症选用蚍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使用喷杆式喷雾机或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施
药, 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650、DB65/T3843.6 和T/CAMA06的规定。 施药质量应符合 DB65/
DB 6527-T 001-2023 “宽、早、优”棉花种植机械模式作业技术规程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09 13:26: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