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CCS B 4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026—2022 代替 DB63/T 795—2009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 2022 - 03 - 10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 10 实施 发 布 DB63/T 202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63/T 795一2009《奶牛生产瘫痪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与DB63/T 795一2009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 1 章,2009 年版的第 1 章)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 3 章) ; ——更改了生产瘫痪(见 3.2,2009 年版 2.1) ; ——删除了发病原因(见 2009 年版第 3 章); ——更改了生产瘫痪的症状(见第 4 章,2009 年版的第 4 章) ; ——更改了诊断(见第 5 章,2009 年版 4.3) ; ——更改了鉴别诊断(见 5.2,2009 年版 4.4) ; ——更改了病程及预后; (见第 6 章,2009 年版的第 5 章) ——更改了治疗(见第 7 章,2009 年版的第 6 章) ; ——更改了其他疗法(见 7.5,2009 年版 6.3) ; ——更改了病牛的护理; (见第 8 章,2009 年版第 7 章) ——更改了预防;(见第 9 章,2009 年版第 8 章)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阚威、张总超、黄全云、张正英、黄文颖、张晓英、马艳萍、赵永唐、宋长芳、林 元清、刘蓉菁、李万顺、巴特、王录和。 本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B63/T 795—2009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2026—2022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奶牛生产瘫痪的症状、诊断、病程及预后、治疗、护理、预防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产奶牛 养殖奶牛在泌乳期内日产奶量20 kg以上,泌乳期至少为6个月,可认定为高产奶牛。 3.2 生产瘫痪 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 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血钙、血糖或血镁及钾、磷等含量的急剧降低,及产后血压的下降可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加深了 产后大脑皮层抑制过程而引起。血钙急减是乳腺迅速膨大,初乳大量排出(高产奶牛从第3胎不能挤净 初乳)和副甲状腺机能障碍所致,而血糖过少是由于胰腺活动增强和临产前消化机能降低以及血糖进入 乳腺合成乳糖的结果。 3.3 乳房送风疗法 插入奶针,用乳房送风器或气筒或注射器向乳房内打入空气,乳头贴以胶布或绷带,乳房皮肤紧张, 轻敲乳房呈现鼓音,4个乳头都应打足。乳房送风使乳房内压力升高,流向乳房的血液减少,停止泌乳, 使全身的血压升高,血钙、血磷含量增高;此外,空气或乳汁压力刺激乳腺神经末梢,传到大脑皮层提 高其兴奋性,消除抑制状态。 3.4 注乳疗法 1 DB63/T 2026—2022 将消毒过的新鲜牛奶用乳导管注入4个乳池内,注入量以乳房胀满和乳头管流出乳汁为止。注入鲜 奶使乳房内压力升高,流向乳房的血液减少,停止泌乳,使全身的血压升高,血钙、血磷含量增高;此 外,乳汁压力刺激乳腺神经末梢,传到大脑皮层提高其兴奋性,消除抑制状态。 4 生产瘫痪的症状 4.1 典型症状 主要发生于3胎~6胎的高产奶牛,多在产后3 d内发病。初期张口吐舌,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 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下降,体温降低至37.5 ℃以下。表现轻度不安,不愿走动,后躯 摇摆,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等。数小时后,病畜即出现瘫痪症状,全身出汗,颈部尤多,且以一种 特殊姿势卧地,即伏卧(四肢屈于躯干下,头向胸部的一侧弯曲,用手可将头拉直,但一松手,又重新 弯向胸部)。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反射消失的特征性症状。 4.2 非典型症状 产前及产后较长时间发生的生产瘫痪多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其症状除瘫痪、卧地不起外,主要特征 是头颈姿势不自然,由头部至鬐甲呈轻度的 “S”状弯曲。奶牛精神极度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各 种条件反射减弱。患病奶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生产瘫痪的病牛为3胎~6胎的母牛,刚刚分娩不久(在产后3 d之内),出现特征性的瘫痪姿势。 5.2 实验室诊断 取患病奶牛血液进行血清钙的测定,正常血钙值为0.08 mg/mL~0.12 mg/mL,不应低于0.08 mg/mL。 5.3 鉴别诊断 5.3.1 酮血症 非典型的生产瘫痪应与酮血病进行鉴别诊断。酮血症有半数左右也发生在产后数天,在泌乳期间 的任何时间都可发生,妊娠末期也可发病。酮血病病牛的奶、尿及血液中的丙酮含量增多,呼出的气 体有烂苹果味。 5.3.2 急性瘤胃酸中毒 精饲料饲喂过多,卧地不起,初期头能抬起,再次躺卧,头向背部弯曲,患病奶牛呻吟、磨牙、摇 头,流长丝状腺液。患牛脱水严重、腹泄、排出黄绿色或褐色的稀粪,使用钙剂过量加速病情恶化。 5.3.3 奶牛躺卧综合症 食欲正常,如有不能站立欲试图爬行,体温升高,病程长达1周~2周,血液检查血磷、血钾和血糖 降低,尿蛋白增加,典型姿势呈“蛙式”,钙剂治疗无效。 5.3.4 骨折 2 DB63/T 2026—2022 卧地不起,应观察四肢等部位是否发生骨折现象,应采取急救措施。如有发现骨折部位,如髋关节、 膝关节、肩关节、四肢等关节的骨折。 5.3.5 急性肌肉风湿 牛拱腰,四肢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反复发作,需人力辅助可站立。 6 病程及预后 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6 h~8 h以内)发病,病程进展快,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准确诊疗, 90%以上的患病奶牛可以痊愈。如有治疗不及时引起个别牛死亡。 7 治疗 7.1 钙、糖补充疗法 见附录A 7.2 乳房送风疗法 使患病奶牛侧卧,挤净乳房中的积奶并给乳头消毒,将消过毒且在尖端涂有少许润滑剂的乳导管插 入乳头管内,将青霉素10万IU及链霉素0.25 g(溶于20 mL~40 mL生理盐水内)注入。用50 mL连续注 射器或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注入空气。四个乳区均应打满空气,轻叩有鼓音为宜。打气之后,用纱布条 或绷带将乳头轻轻扎住,防止空气逸出。经过1 h~4 h,将纱布或绷带解除。 7.3 注乳疗法 将健康牛的乳汁用乳导管注入4个乳池内,注入量以乳房胀满和乳头管流出乳汁为止。 7.4 中药治疗 患病奶牛产后体弱,气血双亏,肝肾阴虚,静脉注射钙制剂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有活血祛风、除湿 散寒等功效。具体治疗方法见附录B 7.5 其他疗法 见附录C 7.6 注意事项 7.6.1 静脉注射钙制剂时不应让药液漏于血管之外,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甚至坏死。若药液不慎漏出, 应及时吸取药液,同时注入 25%的硫酸钠溶液 10 mL~15 mL,使之形成不溶性硫酸钙,以缓解对局部的 刺激。 7.6.2 钙制剂和葡萄糖(25%~50%)混合均匀,缓慢滴注,全程监听牛心脏的跳动频率及次数,在注 射到 1/3 药量时监听患病奶牛的心跳次数开始减少,其后逐渐回升到正常次数,停止注射。 7.6.3 对原来心率改变不大的患病奶牛,如注射钙剂中发现心跳明显加快,心脏搏动变的有力且开始 心率不齐时,应停止注射。 7.6.4 产前发生生产瘫痪的牛用葡萄糖酸钙,用量不超过 20 g。 7.6.5 在每次用药半小时后扶助患病奶牛站立,进行适当的活动,如不能站立,可人工辅助站立。 3 DB63/T 2026—2022 7.6.6 患病奶牛因咽部神经麻痹,导致神经反射降低,灌服药剂时,应防止引起异物性肺炎。 8 病牛的护理 8.1 专人护理,多加垫干草,天冷时应注意保温。 8.2 患病奶牛侧卧的时间过长,防止发生褥疮,设法使其转为伏卧或将牛对侧卧。病畜初次起卧时, 仍有困难或站立不稳的,应需加以扶持,防止跌倒引起骨骼及乳腺的损伤。 8.3 控制精饲料食量,给于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饲喂量 1.5 kg/d,日粮中保证有充足的干草供应。 9 预防 9.1 干乳期,最迟从产前 2 周开始,奶牛饲喂低钙高磷精饲料,减少摄取的钙量,加强产前运动,增 加光照时间,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 9.2 怀孕初期,需将每头奶牛每日摄入的钙量限制在 60 g 以下,增加谷物精料的数量,减少饲喂豆科 植物干草及豆饼等,乳牛产前喂低钙日粮,每头每日 40 g~50 g,钙和磷的比例为 1:1;怀孕后期精饲 料饲喂量应保持平时量的 1/3,适当增加粗饲料饲喂量,产后喂高钙日粮,每头每日 150 g~200 g,钙 和磷的比例为 1.5:1~2:1,可预防生产瘫痪。 9.3 高产奶牛产后不挤奶,口服钙制剂 0.5 mL/kg,每日一次,最多用 3 次,产后 1 d~3 d 内挤 1/5~ 2/5 的奶量或仅供犊牛吃奶为宜,产后第 4 d 挤净,4 胎以上高产奶牛或发生过生产瘫痪的高产奶牛 1 周后挤净。 9.4 临产奶牛应放置在独立圈中。圈舍要清洁、干净;奶牛运动场所宽敞,能自由活动,并进行不定 期消毒,拴养的奶牛在临产前 10 d~20 d 进行牵遛。 9.5 产前减少谷物饲料,以干草为主逐渐增加精饲料的饲量,精料占体重 1%为限。产前两个月停奶。 9.6 防治缺磷,饲喂如麦麸、米糠、菜籽饼、棉籽饼以及含磷丰富的饲草料。 9.7 增加青贮饲料或青绿饲料的饲喂,防止缺钾导致高产奶牛食欲下降、异食癖,产奶量下降。 A 4 DB63/T 2026—2022 附 录 A (规范性) 钙、糖补充疗法 表A.1给出了钙、糖补充疗法。 表 A.1 钙、糖补充疗法 制剂 用法 剂量 范围 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混合均 葡萄糖酸钙 25%~50%葡萄糖 氢化可的松 地塞米松磷酸钠 10%氯化钠 匀 葡萄糖酸钙 300 mL~900 mL 产前生产瘫痪或体弱高产奶 25%~50%葡萄糖 500 mL~ 胃肠功能迟缓,反刍次数减 牛; 1000 mL 少,每次反刍次数少于30次 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2次, 氢化可的松 50 mg~125 mg 以下的高产奶牛加10%氯化 间隔4 h~6 h,最多用3次; 地塞米松磷酸钠 5 mg~20 钠 冬季注射药液前须加温(25 产前用氢化可的松 ℃~30 ℃) 5 %氯化钙
DB63-T 2026-2022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3:45: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