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05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1/T 1061—2021 代替DB 3201/T 024-2003 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ural timing of potted chrysanthemum 2021-12-20 发布 2021-12-23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1/T 106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更改了“范围”内的部分内容(见1,2003版的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删除部分“术语和定义”(见2003版的2.10、2.11)。 1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 3201/T 024-2003《菊花盆栽生产技术规程》,与DB 3201/T 024-2003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0 ---删除了“作业设计”(见2003版的3.1)。 ---更改了“生产分区”(见5.2,2003版的4.2)。 ---更改了“品种类型”,删除了具体品种名称(见6,2003版的5)。 ---更改了“基质”章节中的材料、消毒(见7,2003版的6)。 ---更改了“嫁接育苗时期”(见8.3.3,2003版的7.3.3)。 ---将“摘心与定头”(2003版的10)和“抹芽与疏蕾” (见2003版的13)并入“株型调控”(见11,2003 2 版的11)。 ---删除了花期调控总述和“调节定头时间”。(见2003版12.1). ---更改了“遮光材料”(见12.2.1,2003版的12.2.1) 3 ---更改了“补光设备”(见12.3.1,2003版的12.3.1) ---更改了“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替换了国家禁用、限用农药(见13,2003版的1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B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红、佘琳芳、张尚风、罗慧钦。 D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DB 3201/T 024-200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 B 3 2 0 1 DB 3201/T 1061—2021 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2 1 本文件规定了盆栽菊花的生产场地规划、品种类型、基质、育苗、定植、养护管理、株型调控、花 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件适用于南京地区盆栽菊花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0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3.1 花期调控 regulation of blooming period 根据植物的特性,采用调节光、温、水、肥条件等手段来人工控制开花的日期,使植株提前或推迟 开花。 3 3.2 摘心 pinching;pinch of the terminal shoot 除去顶芽,控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分枝。 3.3 3.4 B EC 值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土壤可溶性盐浓度的检测指标,单位ms/cm。 D 定头 the last pinching 开花前的最后一次摘心。 3.5 抹芽 pinch out the lateral bud 栽培大花型菊花时,将每个枝条的侧芽抹除,仅保留顶芽。 3.6 疏蕾 pinch out the lateral flower bud 栽培大花型菊花时,将每个枝条的侧蕾抹除,仅保留顶蕾。 3.7 独本菊 single-stem chrysanthemum 用大花型菊花培育,每盆一株,着花一朵,能充分体现品种特性,故又名品种菊或标本菊。 3.8 案头菊 short single-stem chrysanthemum 指株高20 cm以下的大花型盆栽菊花,每盆一株,着花一朵,以株小花大为好。 1 DB 3201/T 1061—2021 3.9 多本菊 several stem chrysanthemum 用大花型菊花培育,每盆一株,多个分枝,着花数朵至数十朵,又名多头菊。 4 作业方式 5 1 露地和保护地设施盆栽生产方式。露地盆栽生产方式主要用于自然花期的盆栽菊花的生产,保护地 设施盆栽生产方式主要用于非自然花期的盆栽菊花的生产。 场地规划 0 5.1 场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具有灌溉条件、无污染源、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块。 5.2 生产分区 5.3 排灌系统配置 2 包括盆栽区、采穗区、品种资源保存区、育苗区、成品包装储运区等。 排灌系统完善,地下水位宜低于土表50 cm;具备稳定、无污染的水源,水源与生产区距离在50 m 5.4 栽植床 3 内,有条件的可配套喷灌、滴灌设施。 B 栽植床采用高畦,沟深30 cm以上,畦长30 m左右,畦宽视盆花栽培方式与规格而定。畦面无积水, 平整,无杂草。 6 品种类型 6.1 大花型品种 D 6.1.1 早花品种:花期早,初花期在 10 月中旬,花色鲜艳。 6.1.2 中花品种:花期中等,初花期 10 月下旬,花色鲜艳,花型优美。 6.1.3 晚花品种:花期迟,初花期 11 月上旬,耐低温能力强。 6.2 小花型品种 小花型品种要求株型低矮、分枝密集、花色鲜艳、着花整齐。 7 基质 7.1 扦插育苗基质 7.1.1 材料 2 DB 3201/T 1061—2021 草炭、椰糠、珍珠岩、河沙、蛭石等单独使用,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如草炭土和珍珠岩按3:1 的体积比混合。蛭石等温度上升较快,宜于温度较低的冬春季使用;河沙温度上升较慢,宜于春夏季使 用。 7.1.2 消毒 蛭石、珍珠岩等基质如首次使用,可不消毒,重复使用则应消毒。方法如下: 1 —— 物理消毒:常采用蒸汽消毒,即将 100 ℃~120 ℃的蒸汽通入基质,消毒 40 min~60 min; —— 化学药剂消毒:多菌灵 800 倍液均匀浇灌,晾 1 d~2 d 后使用。 7.2 盆栽基质 7.2.1 材料 0 盆栽基质可选用园土、砂、腐叶土、珍珠岩、腐熟的木屑、草炭、椰糠等配制而成,如草炭土和珍 珠岩按3:1的体积比混合。 7.2.2 基质的要求 7.2.2.1 物理特性:降低盆土的容重,增加孔隙度,增加持水力及提高腐殖质的含量,达到轻便、卫 2 生、无异味、价格低廉的要求。一般混合后的培养土,容重应介于 0.7 g/cm3~1.2 g/cm3,孔隙度应不低 于 15%为好。 7.2.2.2 化学特性:基质 pH 一般在 5.5~7.5 之间,以 pH 6.0~6.8 最为适宜,EC 值不超过 2.5 ms/cm。 见7.1.2。 育苗 B 8 3 7.2.3 消毒 8.1 采穗圃 D 选择通风、向阳、排灌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母株的定植距离株行距均为35 cm~50 cm(具 体可视品种等不同而异),插好记有编号或品种名的标牌,绘制定植图。侧枝高10 cm~15 cm时可供采 穗,采穗侧枝应保留2片~3片叶片。 8.2 扦插育苗 8.2.1 插穗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母株的顶梢,顶梢长度8 cm~10 cm,摘除基部2片~4片叶片 (3 cm左右),保留1片~2片完整叶片及2片~3片生长叶,剪口应接近节的下端。 8.2.2 时期 在3月中旬~7月中旬间进行。 8.2.3 方法 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间距约3.0 cm~5.0 cm。 3 DB 3201/T 1061—2021 8.2.4 管理 插后喷足水,也可采用全光照喷雾方法。期间每隔5 d~7 d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代森铵 1000倍~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1000倍液等喷洒防病。温度适宜时约10 d~20 d生根, 根长2 cm时即可定植。扦插苗生根后应及时定植,防止留床过长而导致枝叶徒长、根系老化。 8.3 嫁接育苗 8.3.1 接穗 1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母株的顶梢,接穗长度5 cm~8 cm。 8.3.2 砧木 砧木采用黄蒿或白蒿,小花型品种宜采用白蒿,大花型品种宜采用黄蒿或青蒿。嫁接前3个月左右 0 进行砧木播种育苗。 8.3.3 时期 8.3.4 方法 2 嫁接时期视盆栽类型和规格而定,一般在5月~7月。 8.3.5 管理 3 采用劈接法嫁接。嫁接前将砧木距基部5 cm~6 cm处平茬,接穗下部2 cm~3 cm用利刀削成楔形。 接穗插入砧木,形成层对接,用薄膜绑扎。 嫁接后加强肥水管理,接后25 d左右解除绑扎物,及时去除砧木萌蘖。 8.4 出圃苗 定植 D 9 B 扦插苗高12 cm以下,具10条以上白嫩粗壮的完整根,根长2 cm以上。嫁接苗高20 cm以下,接口牢 固。苗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黄叶、烂叶,不徒长,根系粗壮不老化。 9.1 定植用盆 定植用盆可用硬质塑料盆、软质塑料钵或瓦盆。盆的规格应视盆花规格而定,案头菊和独本菊用盆 内径14 cm~16 cm,3头~5头多头菊用18 cm盆,5头~7头用20 cm盆,10头以上用25 cm盆。 9.2 上盆时期 苗生根后应及时上盆,具体适宜时期也应视盆花的栽培类型、规格及品种而定,一般在3~7月间上 盆,嫁接菊3月~5月,多头菊4月~6月,案头菊6月~8月;小菊3月~6月,大菊4月~8月。 9.3 翻盆次数 案头菊、独本菊和分枝少的多头菊可不翻盆或翻盆一次;嫁接菊和分枝多的多头菊可翻盆2次或更 多。 4 DB 3201/T 1061—2021 10 养护管理 10.1 水分管理 10.1.1 原则 水分管理以干湿相间、见干见湿、避免积水为原则。 10.1.2 分季节管理 1 10.1.2.1 大花品种 大花品种分为立秋前和立秋后两个品种。 立秋前:立秋前应控制水分供应,宜在上午给缺水植物进行补水,以控制高度。 立秋后:宜于阴天或晴日 16:00 后浇水,保证水的充足供应,促使叶片肥大;8 月下旬~9 月上旬花芽分化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花芽分化;9 月中旬以后加大浇水量,促使茎干粗壮, 0 a) b) 花蕾发育。 10.1.2.2 小花品种 肥料管理 10.2.1 基肥 10.2.1.1 种类 3 10.2 2 在定植后即

pdf文档 DB3201-T 1061—2021 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061—2021 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061—2021 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061—2021 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21: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