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460—2022 盆栽梅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tted mei flower 2022 - 03 - 22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 22 实施 发 布 DB33/T 2460—202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长兴县永绿林业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超、赵宏波、董彬、付建新、杨丽媛、樊民亮、沈晓飞。 I DB33/T 2460—2022 盆栽梅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盆栽梅花生产的圃地选择、品种选择、嫁接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 等标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盆栽梅花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LY/T 1576 花卉名称 LY/T 2136 梅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33/T 865 农用单体钢架大棚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LY/T 157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圃地选择 4.1 立地条件 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台地或缓坡地作为生产圃地,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pH 值5.0~7.0)沙壤土或壤土为好,周围水源充足且无检疫性病虫害。 4.2 苗床 4.2.1 地栽苗床 圃地翻耕整平做畦,畦面成龟背形,畦宽120厘米~150厘米,高25厘米~30厘米。 4.2.2 容器栽培苗床 圃地整平并铺设园艺地布。 4.3 设施 1 DB33/T 2460—2022 配有喷灌设施和遮阳系统的联栋大棚或单体大棚。单体大棚应符合DB33/T 865要求,跨度8米、顶 高3.3米。 5 品种选择 选择耐修剪、节间短、着花繁密、花期长的复瓣或重瓣品种。盆栽梅花推荐品种参见附录A。 6 嫁接繁殖 6.1 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径在0.8厘米~1.5厘米的1年~2年生梅实生苗为砧木。 6.2 接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要求粗度在0.5厘米~1.0厘米。冬季切口蜡封后低温保存 备用,春季随采随接。 6.3 嫁接 6.3.1 枝接 6.3.1.1 接穗准备 于12月底~翌年2月对枝条进行封蜡处理。将枝条剪成每段6厘米~8厘米长、带2个~4个芽的接穗, 在预先加热至60 ℃~65 ℃的蜡液中速蘸取出,置于低温、避光处保存。 6.3.1.2 嫁接方法 枝接通常在休眠期进行,一般在1月中旬~3月上旬进行,采用切接法。 6.3.2 芽接 在8月~10月进行。选健壮枝条中部饱满的腋芽作芽接接穗。采用嵌芽接、“T”字形等芽接法。 6.3.3 接后管理 及时检查嫁接情况,适时除去嫁接膜带,及时去除萌蘖;芽接成活后需剪除砧木上部枝条。 7 栽培管理 7.1 栽培模式 盆花栽培一般前期1年~2年在露地进行栽培,后期再移栽上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盆栽培育。 7.2 盆栽培育 7.2.1 基质 基质配比(体积比):有机肥∶原土∶松鳞=1∶1∶1,经搅拌后混合均匀。松鳞应经沤制腐熟或炭 化后使用。上盆前基质用杀菌剂消毒。 2 DB33/T 2460—2022 7.2.2 容器 根据目标产品选择梅花盆栽容器规格,宜为目标冠幅的2/3。选用透气良好的陶盆、紫砂盆为佳。 7.2.3 上盆 12月至翌年2月进行。上盆时修剪根系,使根系舒展。适当修剪枝条,浇透水。 7.2.4 换盆 每年换盆1次,盆口直径30厘米以上可2年换盆1次,以花谢后发芽前为宜。换盆时除去部分原土, 修剪根系,更换基质。 7.2.5 水肥管理 盛夏高温时期每天浇水,秋季减少浇水,8月中下旬花芽分化前适当控水。花谢后施一次复合肥(N∶ P2O5∶K2O=15∶15∶15),每盆每次10克~20克,随后视生长情况补施1~2次水溶性肥料(N∶P2O5 ∶ K2O=20∶20∶20),夏末秋初施饼肥每盆每次50克~100克。 7.3 整形修剪 定植后根据培养类型、规格和树龄控制主干高度,并在新芽长至3厘米~4厘米长时疏芽,保留不同 节位、不同方向3个~5个芽。新梢长度达到容器直径时摘心,保持株型均匀圆整。花后对一年生枝条短 截,保留枝条长度3厘米~4厘米;根据株型疏剪部分枝条,控制树势和树型。 7.4 花期调控 12月底至翌年2月初,根据预定花期提前15天~20天移入大棚催花,保持平均温度20 ℃~25 ℃。在 催花过程中,每7天喷施3 ‰的赤霉素(GA3)可促进花期一致。当有15 %的花蕾开放停止催花,避免零 下低温冻害。 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按LY/T 2136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按照NY/T 1276执行,农药合理使用按照GB/T 8321.9 执行。 9 档案管理 栽培单位应保存完整的生产经营记录。包括种苗来源、产地,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情况,出圃品种、 时间、方法,自检原始记录、种苗检疫证明等。 10 模式图 盆栽梅花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B。 3 DB33/T 2460—2022 AA 附 录 A (资料性) 盆栽梅花推荐品种 盆栽梅花推荐品种见表A.1。 表 A.1 盆栽梅花推荐品种 品种群 推荐品种 ‘小骨里红’ (Prunus mume ‘Xiao Gu Li Hong’) 朱砂 ‘照水朱砂’ (Prunus mume ‘Zhao Shui Zhu Sha’) ‘群芳妒朱砂’ (Prunus mume ‘Qun Fang Du Zhu Sha’) ‘南京红’ (Prunus mume ‘Nanjing Hong’) 宫粉 ‘嘉卉宫粉’ (Prunus mume ‘Jia Hui Gong Fen’) ‘粉妆台阁’ (Prunus mume ‘Fen Zhuang Tai Ge’) 绿萼 玉蝶 美人梅 4 ‘小绿萼’ (Prunus mume ‘Xiao Lv Er’) ‘久观绿萼’ (Prunus mume ‘Jiu Guan Lv Er’) ‘三轮玉蝶’ (Prunus mume ‘San Lun Yu Die’) ‘美人’梅(Prunus mume ‘Meiren’) DB33/T 2460—2022 BB 附 录 B (资料性) 盆栽梅花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盆栽梅花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B.1。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要点 砧木 选择 接穗 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地径 在 0.8 厘 米 ~ 1.5 厘 米 的 1 年~2 年生梅实 生苗为砧木。 枝接 方法 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一年 生枝条,要求粗 度在 0.5 厘米~ 1.0 厘米。冬季 切口蜡封后低温 保存备用,春季 随采随接。 芽接 方法 嫁接 时间 枝接一般在 1 月中旬~3 月上旬 进行; 芽接在 8 月~10 月进行。 接穗 准备 枝接接穗于 12 月底~翌年 2 月 对枝条进行封蜡处理。将枝条剪 成每段 6 厘米~8 厘米长、带 2 个~4 个芽的接穗,在预先加热 至 60 ℃~65 ℃的蜡液中速蘸 取出,置于低温、避光处保存; 选健壮枝条中部饱满的腋芽作 芽接接穗。 接后 管理 及时检查嫁接情况,适时除去嫁 接膜带,及时去除萌蘖;芽接成 活后需剪除砧木上部枝条。 盆花培育 上 盆 12 月至翌年 2 月进行。 换 盆 每年换盆 1 次,盆口直径 30 厘 米以上可 2 年换盆 1 次,以花 谢后发芽前为宜。 水 肥 管 理 盛夏高温时期每天浇水,秋季 减少浇水,8 月中下旬花芽分 化前适当控水; 花谢后施一次复合肥,每盆每 次 10 克~20 克,夏末秋初施 饼肥每盆每次 50 克~100 克。 整 形 修 剪 在新芽长至 3 厘 米~4 厘米长时 疏芽,保留不同 节位、不同方向 3 个~5 个芽; 新梢长度达到容 器直径时摘心, 保持株型均匀圆 整; 花后对一年生枝 条短截,保留枝 条长度 3 厘米~4 厘米;根据株型 疏剪部分枝条, 控制树势和树 型。 花 期 调 控 12 月底至翌 年 2 月初,根 据预定花期 提前 15 天~ 20 天移入大 棚催花,保持 平 均 温 度 20℃~25 ℃。 在催花过程 中,每 7 天喷 施 3 ‰的赤霉 素(GA3 )可 促进花期一 致。 待 售 梅 花 盆 花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按 LY/T 2136 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按照 NY/T 1276 执行,农药合理使用按照 GB/T 8321.9 执行。 图 B.1 盆栽梅花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3-T 2460-2022 盆栽梅花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6:08: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