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90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7.080 CCS B 05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4279-2022 草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straw mushroom 2022 - 05 - 26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26 实施 发 布 DB32/T 427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丹阳市园艺技术指导站、镇江 市标准化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建新、张丹凤、张凯、李辉平、王琳、曲绍轩、马林、侯立娟、刘博华、杨 华平、束霖平、顾梦婷。 I DB32/T 4279-2022 草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采后处理和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草菇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3599 草菇菌种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833 草菇 3 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生产条件 4.1 厂址选择 厂址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畅通,交通便利,远离村庄集镇等生活集居区及工业区,周 边无禽畜养殖场,无污水和其它污染源的地方。 4.2 厂区规划 厂区由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大区组成。其中生产区是主区域,根据生产预期规模确定生产厂 区及配套用房所需用地面积,一般包括原料仓储区、原料前处理场所、菌种生产区、栽培生产区、包装 车间、产品储存库房、废料待处理存放场所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应间隔一定的距离,互不干扰。 4.3 生产设施 4.3.1 菌种设施 应符合 NY/T 528的规定。 4.3.2 栽培设施 4.3.2.1 菇房 1 DB32/T 4279-2022 单间菇房的规格为长36 m,宽11 m,顶高5 m,边高4.5 m。菇房采用钢架结构,外墙体与隔墙为10 cm厚的聚氨酯夹芯板,中央隔墙与屋面搭缝形成屋脊和泄水面。菇房地面底层夯实,中层平铺5 cm厚 的泡沫板,上层地面硬化。菇房一端设置上料入口门宽4 m,高3.2 m,门上开两个通风窗口,大小为40 cm×50 cm,另外一端人员入口门宽1.5 m,高2.6 m。 4.3.2.2 床架 室内纵向排列两排床架长33 m,宽1.3 m,床架之间与墙体之间各相距1 m。床架共6层,底部距地 面0.4 m,上下层间距0.5 m。 4.3.2.3 控温、加湿和通风系统 每间菇房配置一台功率相匹配的组合式控温、加湿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排风扇、空气过滤器、 高压离心机等通风装置。 4.3.2.4 光源 每间菇房安装40 W节能灯或LED灯带,使室内光照达到100 Lx以上。 4.3.2.5 发酵隧道 发酵隧道长10 m~20 m、宽2.5 m~3.5 m、高3 m~4 m,隧道地板下安装通风管道,通过调节内外 循环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 4.4 投入品 4.4.1 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的规定。 4.4.2 培养料 培养料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4.4.3 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的规定。 4.4.4 肥料使用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的规定。 5 生产技术 5.1 菌种繁育 5.1.1 菌种选择 选用同步性好、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工厂化生产条件的优良草菇菌株。 5.1.2 菌种制作 按照 NY/T 528 规定执行。 2 DB32/T 4279-2022 5.1.3 质量要求 应符合 GB/T 23599的规定。 5.2 培养料配方 下列配方供参考: 1)杏鲍菇菌渣55%,金针菇菌渣40%,生石灰5%,pH 8~9,含水量68%~70%。 2)稻草65%,干粪类15%,菌渣15%,过磷酸钙1%,生石灰4%,pH 8~9,含水量68%~70%。 5.3 隧道发酵 培养料预湿搅拌均匀后,堆入发酵隧道,培养料堆高1.5 m。关闭仓门适量通风,使温度逐步上升, 当培养料温度达到65℃后,维持12 h,进行巴氏消毒。完成巴氏消毒后,加大通风,将培养料温度降到 55℃,维持3天后,加大通风,将培养料温度降低至40℃左右。 5.4 上料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用自动上料机传输至菇房内床架上,铺平,料厚13 cm~15 cm。 5.5 播种 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用1 kg栽培种。播种机边上料边播种或人工撒播。 5.6 发菌管理 发菌期间室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0℃~35℃,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菇房保持黑暗,二氧化碳 浓度保持在4000 ppm 以下。 5.7 出菇管理 5.7.1 喷出菇水 播种后第 4 天喷出菇水,使料含水率控制在 75%~80%,喷水后通风 1 h,菇房温度 33℃~35℃; 5.7.2 光照调节 喷水 1 天后,增加光照,光照强度约 50 Lx~100 Lx,每天光照 10 h。 5.7.3 温度调控 料温控制在 33℃~35℃,菇房内温度 30℃~32℃。 5.7.4 湿度调节 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0%~95%。 5.7.5 空气调控 保持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 3000 ppm 以下。 6 病虫害防治 3 DB32/T 4279-2022 6.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鬼伞、绿霉、疣孢霉等竞争性杂菌;主要虫害有螨虫、线虫、菇蝇等。 6.2 病害防治 使用优质草菇菌种,严格执行菇房消毒和培养料制作程序和要求,合理通风和温度调控,预防病害 发生。若发生杂菌污染时,在感病区域及其周围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抑制病害蔓延。 发病严重时可终止生产,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6.3 虫害防治 可利用诱虫灯、粘虫板等诱杀方法进行防治。可使用已登记化学农药防治,须遵守安全间隔期要求。 7 采收管理 7.1 采收要求 草菇子实体蛋形期直径 2 cm~3 cm 开始采收,早晚各一次,连采 3 天。 7.2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基部,轻轻旋转向上拨起即可,及时将菇脚的杂质清除干净。 对丛生菇或菇床出菇密度过大时,可改用刀片切割方法,切勿伤及周围小菇。 8 采后处理 按照NY/T 833 标准规定进行分级、包装、标志和运输,放入15℃的保温库保鲜待售。 9 生产记录 生产全过程的每道环节必须有生产记录,并建档备查。生产记录档案保存期2年。 4

pdf文档 DB32-T 4279-2022 草菇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4279-2022 草菇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4279-2022 草菇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4279-2022 草菇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3:59: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